第57章 三合一Gilbert:玩遊戲嗎?看……

盡管在審核結果反饋給投稿者時, 無論投稿者還是審核者以及審稿建議都會公開,但在審稿過程中其實是完全匿名的。

投稿者不知道是哪個學術編輯負責審核自己的論文,審核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審核的是誰的論文, 又要不要給那個掛了名的可能認識的“通訊作者”面子,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審稿的公平度。

今晚的審稿本就是臨時起意, 又喝了點酒,gilbert便順著自己的想法點開了那本應過段時間才會被審核的論文。

“周氏猜測”在數學界還是挺受歡迎的, 被稱說是非常“具有數學美的式子”,至於影響力則既可以說大也可以說不大。

說它影響力可能大,是因為作為“世界七大難題”的“黎曼假設”同樣是與素數有關, 一旦“周氏猜測”被證明也就很可能推動“黎曼假設”研究進度的往前。又說它影響力不大,是因為單論“周氏猜測”本身, 其實倒也沒有那麽大的影響性, 尤其研究難度與意義的性價比遠低於數學界其他理論。

不過,無論影響力如何,這個猜測確實是被稱為了“世紀難題”。式子看起來不難, 簡單清爽,但硬生生從上個世紀起, 無數試著證明它的數學家都無功而返, 而即使是不認可這個猜測, 想要找出可以反駁的證據的人也同樣沒有進展。

作為sci期刊,《數學年刊》的學術編輯有很多個,各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也就能完美應對不同內容的投稿並給出權威的審稿建議。gilbert的研究方向是黎曼假設和梅森數,碰巧既關於素數,同時也是梅森素數的上一級,是更大一點的分類, 自然對華國這個猜測有所了解,甚至曾經也試著證明,只是無奈失敗。

他之所以自願做這個完全可以說是義務勞動的兼職,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在第一時間看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論文。但坦白說,現如今投稿來的那些論文,雖然每期sci都有刊登,但其實質量遠遠不能達到他理想中真正的“sci”水平,即使創新也只是小角度,對於數學研究的推動作用並不大。

雖然gilbert也清楚,自己這就是太貪心了,怎麽可能每一次審核論文都會看到那樣大膽又勇敢的人?

想要寫成一篇有質量的論文,查資料、做研究、組織語言……起碼要用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投入,而無論讀研、讀博還是留校任教,“科研成果”數據都很重要,在利益考慮下,又有幾個人會堅持於真正的學術鉆研又有幾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和勇氣?

想到這裏,gilbert輕輕嘆了口氣,即使對這篇證明論文沒有抱絲毫成功的期望,但多多少少也對投稿者的勇氣和努力有了一點好感,打算等拒稿時一定要將審稿意見寫得溫和些,不能打擊的年輕人的積極性。

是的,年輕人,他甚至不覺得在數學領域中還有幾個年齡上來的人會有這種初生牛犢對於既難又沒什麽太大意義的問題會有研究的耐心。

鼠標“哢噠”一聲,論文被點開了。

肯定又是篇“一步錯,步步錯”的證明論文吧,不過勇氣可嘉。

在正式看論文前,gilbert是這麽想的。

只是,當他秉持作為學術編輯的責任,將論文認認真真地閱讀了下去,眼睛逐漸瞪大,呼吸凝住。

【摘要:周海中於1992年在《梅森素數的分布規律》一文中提出的猜測,被國際上命名為“周氏猜測”:當2^(2^n)

…………

摘要幹脆,思路清晰,文字流暢,這其實是任何一篇有質量的論文都能做到的基礎要求,他也並不覺得有什麽意外,更別提震住眼光早已被高質量論文養刁了的在世界著名大學任職數學教授的他。

真正讓他覺得意外和不可思議的是,這篇論文的證明思路看似走了老路,而且是雜糅了許多失敗版本的老路,卻偏偏成了一個他從未見過的新的證明思路。

稍微換了個坐姿,左手肘撐在桌面上,gilbert微微正色,先是用眼睛在電腦屏幕上大致瀏覽了這個證明思路一遍,畢竟幾十年研究經驗擺在這裏了,又是他擅長的領域,遇到這種論文,根本不用動筆就可以發現證明過程的不止一個漏洞。

但看著看著,gilbert的坐姿就僵住了,不是因為別的什麽奇怪原因,而是單純的……忘了自己還可以動。

因為,他發現自己將整篇論文都瀏覽了下來,卻什麽問題都沒有發現,甚至感覺眼前一亮,沒想到還能有這種“舊瓶裝新酒”的方式,卻是完全打開了一個新的證明思路。

傻看了半個多小時,終於,確定自己如果不動手就不可能找出這個證明裏存在的問題,gilbert動了下自己因為這半個多小時一直保持著一樣的姿勢而微微發麻的身體,伸手,從一旁的筆筒裏抽出一支黑色中性筆,又拿過本來是打算記錄來imo時和同行交流心得的皮殼本,竟是把這麽好的本子直接當成了草稿紙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