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六十五個皇後(第3/3頁)

若是繼續這樣下去,沒有糧食可賑災,又控制不住瘟疫,那他積攢一年多的好名聲,就全要毀於一旦了。

這些話,他自然不能當著太上皇的面抱怨,也只能說一說那前朝官員的不作為,算是發泄一下糟糕的情緒。

太後聽不懂國政,也只能隨著他的話勸慰道:“船到橋頭自然直,皇上保重聖體才是要緊事。”

而太上皇卻像是沒有聽見似的,一副視若罔聞的樣子,絲毫沒有想要指點皇帝的意思,就如同晉國和他沒關系一樣。

皇帝早已經習慣了太上皇如此,他心中忍不住謾罵起司徒聲來,倘若不是司徒聲拿走了他的實權,他又何至於陷入如此兩難的困境。

若有大權在手,生殺予奪都是他說了算,那些臣子又怎敢一次次的忤逆他?

他又忍不住抱怨了幾句,而太後也只能不斷用車軲轆話安慰他。

說話間,太監已經將膳食傳了上來。

見桌上擺著上百道午膳,皇帝越看越惱怒,卻偏偏又無處泄憤。

太上皇在這裏,他總不能拍著桌子跟太監說,糧庫都快見底了,往後傳膳只傳兩三道就行了。

皇帝心情不好,連帶看林瑟瑟也不順眼:“愣著做什麽?!還不快過來給朕布菜!”

林瑟瑟倒也不生氣,她剛才已經吃飽了,倘若皇帝不叫她布菜,她還真沒想好,要怎麽繼續往嘴裏塞飯。

她坐到了皇帝的身旁,低眉順眼的拿起銀箸為他布菜,盡可能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這頓飯的氣氛十分詭異,三人各吃各的,誰也不說一句話。

林瑟瑟和太後心有靈犀,誰也沒有提昨晚去景陽宮的事情,而太後不提抄佛經的事情,這更讓她心中篤定,太後肯定還知曉更多太上皇的秘密。

她只是忍不住疑惑,太上皇與太後平安無事相處這麽多年,難道他從未懷疑過太後知道那些秘密嗎?

倘若太上皇真的是三皇子,那以太上皇這等縝密的心思,連偷天換日都做的如此天衣無縫,被太後戴了幾十年的綠帽子,他竟然沒有察覺到一絲異常?

正當她失神之時,卻聽見太上皇突然開口:“聽說你想帶宮裏的妃嬪們,去普陀寺上香?”

這話是對著太後說的,太後愣了一下,頓了片刻才答道:“原本是有這個打算,不過近來瘟疫越發嚴重……”

太上皇打斷太後的話,不容置喙道:“那就更應該去普陀寺燒香求佛,保佑晉國順利度過此次劫難。”

他面上的笑容淡了淡:“你準備一下,明日便帶著皇後她們,去普陀寺小住半月。”

說罷,太上皇便站起身來,似乎是準備離開。

他朝著殿外走了兩步,又像是想起了什麽似的,皮笑肉不笑的轉過頭,瞥了一眼太後:“昨晚皇宮進了刺客,寡人認為他還有同夥兒,你們夜裏可不要到處亂走。”

聽見太上皇口中提起‘刺客’,林瑟瑟的心臟狂跳不止,她突然生出一種不好的預感,並且伴隨著他眸底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那預感也越發的強烈。

待太上皇前腳一走,她等不及皇帝用完膳,便心急如焚的找借口告了辭。

林瑟瑟回到坤寧宮後,差遣宮婢和太監都退了出去,在院子裏喚了一聲歲山的名字。

她等了許久,也沒有等來歲山的回答。

她又相繼喚了好幾聲,但都沒有得到絲毫的回應。

林瑟瑟小腿一軟,差點跌倒在石階上。

景陽宮偏殿並無任何家具陳設,突然多出一根蠟燭,若是不及時清理掉,定然會引起太上皇的疑心。

昨日她拜托歲山此事之前,特意朝院子外的前後道路都看了一眼,確定太上皇還沒有讓人來清理現場,她才請求歲山幫忙。

歲山輕功極好,又擅長隱匿蹤跡,倘若以歲山的身手,他進去找一根蠟燭,也就是眨眼間的功夫,又怎麽會被太上皇逮住?

難道是在她離去之前,太上皇就已經發現了那根蠟燭,並派人守在那偏殿之中,就等著守株待兔了?

若真是如此,那她為什麽順利從偏殿中走了出來,而歲山卻被人抓住了?

太上皇又是怎麽知道歲山的存在,還猜到她會讓歲山去取那根蠟燭?

林瑟瑟胸口窒悶,手掌心冒出一層黏膩的汗水,卻是越想越覺得心驚肉跳。

她眼前閃過歲山那張娃娃臉,又閃過被割喉的高暢,再也顧不得多想別的,跌跌撞撞的朝著齋宮跑去。

守在齋宮殿外的,依舊是司徒家的暗衛們,她腳步踉蹌的沖進齋宮,還未喊出‘哥哥’二字,卻看到了從齋宮裏走出來的阿蠻。

阿蠻手裏挎著兩只鼓鼓囊囊的包袱,見林瑟瑟面色狼狽,她笑吟吟的問道:“皇後娘娘是來找阿聲哥哥的吧?”

她拎著手中的包袱,在林瑟瑟眼前晃了晃:“娘娘不必找了,阿聲哥哥決定為國分憂,前去瘟疫重災區與百姓共渡難關,短時間內怕是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