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明官場亂鬥之一:嚴嵩死磕徐階

1548年,時為嘉靖二十七年,張居正進京為官的第二年。

這一年,朝廷發生了一連串重大事件,撲朔迷離地發展到最後,以內閣首輔夏言被殺而告終。這是大明帝國自朱元璋之後,一百多年間,第一位相當於宰相級別的人物被殺。朝野內外為之震撼。

這應該是帝國官場給青年張居正上的第一課。

夏言被殺之前,曾經在帝國內閣首席大學士——相當於今天內閣首相的位置上四上四下。

今天人們時常談到的所謂內閣制度,在我國,其形成時間,大體上是始於大明帝國初期,成型於大明帝國的中期。最後,應該是在張居正走上帝國官場時的嘉靖一朝,方告最終完成。在此之前,似乎並沒有內閣這個制度與概念。其演變過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帝國創立者朱元璋時代的洪武十三年。

這一年,是為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奸黨一案,殺宰相胡惟庸,前後牽連至死者,凡兩萬余人。與此同時,朱元璋對帝國政治制度進行了重大改組。在朱元璋留下的《皇明祖訓》中,我們大體可以了解到此次改組的內容:“今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大權一歸朝廷,立法至為詳善。以後嗣君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請者,置之重典。”

從此,將在我國實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宰相制度正式廢除。

朱元璋基本按照宋代“三權分立”和兵不識將、將不知兵的理念管理軍隊。將原來相當於今天國防部的一個大都督府,拆分成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互不統屬,各自負責一部分地區和部隊的管理,各自直接對皇帝負責。他們只有對軍隊的日常管理權,沒有調兵與指揮權;該權限由六部之一的兵部,經皇帝核準後行使;統兵權則在軍事任務發生時,由皇帝臨時任命官員擔綱;戰事結束後,統兵官交出兵權,返回各自職司,士兵則各回各自的營地。這種縱橫交錯的管理體制,應該是帝國二百多年間,只在天順年間發生過一次不成功的兵變,基本無需擔心軍事政變的原因。

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大幅度提高,其最高首長尚書的官階由正三品提高到正二品,由以往中書省的下屬機構和對宰相負責,改為平行的帝國最高行政管理機關,均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

禦史台改為都察院,負責對文武百官的監察究劾,直接對皇帝負責。其所有禦史均可直接上書皇帝。

通政司是負責帝國各種文書接收傳遞的機關。

大理寺則類似今天的最高法院,負責復審司法案件,與刑部、都察院共同負責司法審判之責任,習慣上統稱“三法司”。

由此,與以往世代比較起來,帝國政治制度與機構設置均變得極其簡單明了,其最大特點,就是所有權力最終毋庸置疑地全部歸到了皇帝手上,即所謂“大權一歸朝廷”。此後,該舉措在各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閃展騰挪,演變得面目全非,大明帝國所有特異景象、重大事件和亂象,幾乎全部或與此幹系甚深,或在此時埋下了意味深長的伏筆。其影響,堪稱至深且巨,令人一言難盡。

而其直接後果,則是一目了然,皇帝的威權變得空前之巨大。同時,其負擔當然也變得空前巨大。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六十五中記載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之中,全國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各種文書報告送到朱元璋案頭,其中涉及各類事項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計算,該人每天需要批閱文件字數約二十萬字,處理事務四百二十三件。就是說,即便此人二十四小時不吃不睡,一個小時也要閱讀八千字以上,並在二十多件國家事務上作出決斷。這種情形稱得上令人畏懼。就算我們的皇帝是真龍天子,就算他的體力、精力、智力、能力都超群絕倫,就算他無限熱愛此種工作,這樣的工作量應該也是形同苦役。

為此,朱元璋曾經從民間征召過幾位飽讀詩書的老先生,來做自己的國事顧問,稱春、夏、秋、冬四輔官。其間效果如何,記載相當委婉而曖昧。推想起來,這些來自鄉村的老學究,若真能做到不是越幫越忙,真能顧好這個問,倒確實是政治史上的奇觀。

於是,朱元璋設置了華蓋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和東閣等大學士,挑選那些品級較低、年紀較大、政績平平的文史官充任,幫助自己處理文書報告,以備顧問,但並不能參與政事。

到永樂年間,燕王朱棣奪了自家侄子的皇位之後,開始讓這些大學士參與軍國大事的處置。雖然其官階仍然只有五品,沒有部下,沒有統轄機構,甚至沒有自己專門的辦公場所,既無宰相之名,又無宰相之實,但這些人全部是皇帝的親信近臣,每日侍奉於皇帝身邊,奔走於殿閣之下,特別是可以參與機務,看起來很像宰相。為了避開宰相這個已經變得不祥的字眼,加之其名稱為“入值文淵閣”,在內廷辦事,於是人們含混地稱之為“內閣”,算是有了內閣制的大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