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境界的好員工

朱仝這個人,對晁蓋和宋江皆有救命的大恩。

而且,朱仝情願自己頂著私放殺人犯的罪名,將打死縣令情婦白秀英的雷橫放跑了,最後自己被流配滄州。

可見,在自己的利益和朋友的利益面前,朱仝選擇了朋友的利益。不誇張地說,朱仝不僅可以為朋友放棄利益,有時候甚至可以為朋友放棄生命。

朱仝,在朋友眼裏,是一個義薄雲天的漢子。

很多人在發配滄州的路上,都去求見柴進,但朱仝沒有。也許正是這個沒有,引起了柴進的些許不快,並最終成為朱仝悲劇的伏筆之一。

朱仝和梁山淵源深厚,何嘗會不知道柴進的為人,何嘗會不知道“發配滄州、拜訪柴進”可以讓自己的牢獄生活減少很多麻煩。但朱仝沒去,因為他是一個傲骨嶙峋的人,他不僅僅是想走正路。

走正路的朱仝,傲骨嶙峋的朱仝,不是沒有別的出路。

若朱仝上山,他將是梁山好漢做人的榜樣,同時,他不願意為非作歹,所以,肯定想早日招安。——這是宋江的想法。

宋江同學真夠意思,為了全面拉朱仝同志入夥,實現梁山發展的戰略發展,本著從大局出發的立場,他堅決地,義無反顧地出賣了朋友朱仝,讓朱仝這個義薄雲天的漢子,陷入了終生的悔恨和愧疚之中。

事情要從朱仝被流放時慢慢說起。

話說滄州知府看見朱仝儀表非俗、貌如重棗、美髯過腹,知府先有八分歡喜,便教:

“這個犯人休發下牢城營裏,只留在本府聽候使喚。”

有些人相交,不需要語言,僅僅靠對方一個眼神,就認定對方是自己的朋友,是值得托付大事的朋友。

和朱仝非親非故,知府待朱仝如此,就是這樣的關系。

在門下聽差的朱仝,再次遇到他生命中第二個貴人——小衙內。

……只見屏風背後轉出一個小衙內來,年方四歲,生得端嚴美貌,乃是知府親子,知府愛惜,如金似玉。那小衙內見了朱仝,徑走過來便要他抱。朱仝只得抱起小衙內在懷裏。那小衙內雙手扯住朱仝長髯,說道:“我只要這胡子抱!”知府道:“孩兒快放了手,休要羅唣!”小衙內又道:“我只要這胡子抱!和我去耍!”朱仝稟道:“小人抱衙內去府前閑走,耍一回了來。”知府道:“孩兒既是要你抱,你和他去耍一回了來。”朱仝抱了小衙內,出府衙前來,買些細糖果子與他吃;轉了一遭,再抱入府裏來。知府看見,問衙內道:“孩兒那裏去來?”小衙內道:“這胡子和我街上看耍,又買糖和果子請我吃。”知府說道:“你那裏得錢買物事與孩兒吃?”朱仝稟道:“微表小人孝順之心,何足掛齒。”知府教取酒來與朱仝吃。府裏侍婢捧著銀瓶果盒篩酒,連與朱仝吃了三大賞鐘。知府道:“早晚孩兒要你耍時,你可自行去抱他耍去。”朱仝道:“恩相台旨,怎敢有違。”自此為始,每日來和小衙內上街閑耍。朱仝囊篋又有,只要本官見喜,小衙內面上,盡自賠費。

這個天真爛漫的孩子,視朱仝如父兄,而出去帶孩子玩耍的朱仝,常常自己掏錢給孩子買吃的玩的——“盡自賠費”。

朱仝膝下無子,《水滸》中,他和小衙內的這段親昵的描寫,有如一幅膝下承歡圖,多麽其樂融融。

此時,朱仝對知府感恩戴德,對小衙內,愛若己出。

一天,朱仝帶著孩子去街上閑逛,遇到了雷橫和吳用。他鄉遇故知,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就在眼前。可是,朱仝同志太不像話了,竟然吃了一驚。難道他瞧不起這些在梁山成名立萬的好漢嗎?

何況,吳用和雷橫都表現出強烈的壯大梁山組織的沖動,反復勸說朱仝加盟梁山,不斷展望日後的輝煌前景。

朱仝太不識相了,他在婉言拒絕了吳用的邀請之後,對雷橫的好意,還大加駁斥:

“兄弟,你是甚麽言語!你不想,我為你母老家寒上放了你去,今日你到來陷為不義!”

突然,朱仝發現小衙內不見了,待雷橫告訴他,是李逵同學帶走小衙內時,他按照吳用和雷橫的指點,來到了小衙內身邊。

朱仝趁著月色明朗,徑搶入林子裏尋時,只見小衙內倒在地上。朱仝便把手去扶時,只見頭劈成兩半個,已死在那裏。

當是時,“殺人狂魔”李逵興高采烈,畢竟,殺一個五歲的頑童,雖然不是他的成名作,也不是他的處女作,卻也是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

朱仝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他不顧一切地追向李逵。

究竟是誰殺了小衙內?

元兇並非李逵!

晁蓋是一個人道主義者,百姓性命都不想傷害,何況一個五歲的頑童?

這一切,顯然是宋江和吳用一手策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