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做老虎,不做狼鼠

宋江是一個有追求的人,他的追求,就是要過一種非同凡響的生活,要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要讓人們覺得,他來到這個世界,不是沒有痕跡的。

他的最高理想,也許是將大宋皇朝埋葬,最後取而代之。

正是這樣一個目標,支持著宋江堅持自己的行事準則。在日後的章節中,我們會不斷地看到,宋江一步步實現自己理想的方式,是一個從無變有的過程,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過程。

目標是什麽,是容器。這就跟酒桶和酒杯的道理一樣,一個人的志向如果是成為一個酒桶,那麽他用百分之五十的力氣去裝酒的話,便會得到半桶酒。而如果他的目標是酒杯,那麽即使他用百分之百的力氣去裝酒,得到的也只是一杯酒。

舉個更具體的例子,一只老虎絕對不滿足吃一只雞,但對黃鼠狼來說,這已經是它狼生的最高境界。目標決定了一個人是老虎,還是黃鼠狼。不知你是想做林沖猛虎,還是想做偷雞的黃鼠狼呢?

這一切的選擇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太史公說了,“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既然早晚都是一死,何不活得瀟瀟灑灑,死得轟轟烈烈?

目標,或者說理想,可以激發我們人生的使命感,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不計代價,選擇了做很多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事情,甚至是很愚昧的事情。

比如同樣是搬起一塊六十斤重的石頭,二十歲的人,他一下就搬起來了,而十歲的少年,一直在搬,一直都搬不動,這個時候,如果他們認為自己不行,就大錯特錯了。如果他們沒有放棄,一直在堅持搬石頭,等到十五歲的時候,他們就能將它搬起,從而使他們成為同齡人中的強壯者。

如果我們從小,就覺得搬起這塊石頭太難了,放棄了自己的追求,變成一個搬石頭的旁觀者,我們注定無所作為。

同樣是搬起一塊石頭,人家對方兩個人搬,還有父母幫忙,而我們只有自己在搬石頭,但經過努力,最後我們搬起來了。如果單挑,我們比他們每個人都厲害得多,日後,我們的潛力就更大,收獲會比他們全家還多得多。

也許因此,我們還成為英雄,更多的人願意跟英雄一起搬石頭,我們最終超越了對方的家族優勢,我們成功了。

目標就是有這樣的威力,他讓偏執的理想主義者,不計代價地做一件事。通過堅持,堅持,再堅持,目標和信念的威力就會顯現,就會讓你走到社會的前台,成為一個控制社會資源的人。

我們常常會怨恨命運不公,認為自己因為生在尋常百姓之家,所以生活上總是諸多不如意。但是一些出身貧苦人家的孩子,不照通過後天努力,成就輝煌人生嗎?至於一些富人家庭,盡管先天條件優良,但我們難道就這樣認命了嗎?

戰國的時候,有一個青年,父母都是平民百姓。當他的哥哥在忙農活的時候,他整天在家看書學習,一點也不願做地裏的活兒,這讓他的家人很生氣。後來他覺得他自己已經學有所成,便開始周遊列國、遊說諸侯,結果並不順利。幾年下來,一官半職都沒得到,反而花光了所有錢財。當他回家時,他看到的是家人的白眼,聽到的是鄰居的譏笑。

亞裏士多德說:“外界的榮辱褒貶一不介懷,為所當為,為所可為而已。”這個青年便是這麽幹的,無論別人怎麽說,他還是抱定不甘平庸的想法:看自己的書,讓別人後悔去吧。

這個青年便是蘇秦,戰國著名縱橫家,謀士。數年之後,當他身佩六國相印,風光無限地回到家鄉時,他的哥哥嫂子可謂是腸子都悔青了。為了彌補以前他們對弟弟的不敬,這兩口子跪在地下,“郊迎十裏”,一見到蘇秦便驚得戰戰兢兢。你能想象蘇秦當時的感受嗎?這真應了那句話:不經歷風雨怎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話說回來,目標是可以選擇的,目標決定一個人的社會關系格局,一個人的社會關系格局,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層次。我命由己不由天,人不是老虎,也不是黃鼠狼。人最牛的地方在於,人可以自己選擇去做老虎,還是去做黃鼠狼。

想當老虎這樣的百獸之王嗎?那麽就請你放開眼界——開眼即見天地闊,放開手腳——來做擒龍伏虎人,放開人情羈絆——我命由己不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