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南北之間

孫中山主張先裁兵再謀全國統一的計劃,曾獲黎元洪、張紹曾、段祺瑞、張作霖、盧永祥等的贊成。不過張紹曾認為裁兵問題必須召集全國性的軍事會議才能解決,所以他仍主張先召開“國事協議會”解決統一問題。黎、張兩人本來打算派代表到上海與孫商討實現和平統一的具體辦法,不料12年1月26日廣州發生了沈鴻英的江防事變,張紹曾錯誤地認為孫中山在南方已沒有實力,已經無足輕重,因此所派代表臨時中止出發。

同一時間,曹錕和吳佩孚一再催促北京政府發表孫傳芳督閩、沈鴻英督粵的命令。吳佩孚本來很瞧不起沈鴻英,認為沈是個反復無常的小人,可是陳炯明垮台後,吳覺得沈鴻英還可利用,所以要他督粵。張紹曾本來反對這兩道任命,曾以去就力爭,拒絕發表。江防事變後,張認為沈在廣州得勢,所以也打算同意沈的新命,不過在北京國會中的國民黨議員卻大為反對,因此張於1月30日改下命令嘉獎陳炯明下野,希望在廣東的主客兩軍互謀諒解,勿再從事私爭,並派林俊廷為廣西軍務督理,丁槐為兩廣慰問使。這些命令引起了國民黨的極大不滿,因為孫中山最痛恨的,是陳炯明犯上作亂,現在陳被逐下台,北京政府竟嘉獎陳炯明,不說他是被逐而說他是下野,這簡直給孫和國民黨極大難堪。同時國民黨認為發表林俊廷為廣西督理也是極不友好的行為。

直系方面則大力向內閣施以壓力,曹錕、吳佩孚、蕭耀南、蔡成勛聯名電催發表沈鴻英督粵命令,吳佩孚的代表錢秉鑒連日坐守國務院當面催促,張紹曾感到十分為難,又想先發表孫傳芳督閩的命令,以減輕來自洛陽方面的壓力。

就在這個時候,齊燮元派孫發緒攜帶“統一方案”來到北京,方案內容包括總統問題、憲法問題、裁兵問題、財政問題、善後問題五項。這個方案的實質是先統一後裁兵,先選舉總統後制定憲法。在善後問題上,建議設立元帥府以安置高級的失業軍人,以孫中山為元帥府首長;並設立元老院以安置高級的政客,以段祺瑞為元老院首長。這個計劃的幕後設計人有前任國務總理靳雲鵬等,由孫發緒起草,齊燮元出面,並叫孫發緒帶到北京來先統一北方意見。爭取曹錕、吳佩孚、馮玉祥、張紹曾等共同簽字,然後正式向南方提出。孫發緒到處宣傳某人願意簽名,其實完全是買空賣空。首先曹、吳兩人就反對設立元帥府。

黎元洪也不贊成這個方案,他曾在一次宴會上痛罵孫發緒招搖撞騙,情同造反。孫發緒乘興而到北京,如今一見風頭不對,就悄悄地溜之大吉,跑到保定,在曹錕身邊做了高等顧問。

統一問題困難重重,不過張紹曾並不因此灰心,他打算先發表四川、湖南、雲南、貴州四省督理、省長的任命,以粉飾紙上的統一。吳佩孚贊成這麽做,他曾勸誘湖南取消省憲,如果不願取消,則由北京政府任命趙恒惕為湖南督理,趙可以采取既不接受,又不反對的態度,借以表示贊助統一。可是張後來根據各方情報,知道這些命令如果發表,一定會引起西南各省的否認,因此又不敢發表。

孫中山於12年2月21日回到廣州後,22日北京政府就發表尊重《約法》的命令。這個命令具有雙重作用:一方面阻止孫在廣東重組政府;另一方面阻止曹錕武力篡奪總統,或者采取非法手段促進總統的選舉,因為國會已在北京復會,另組政府就是破壞《約法》的行為,而在憲法未完成以前選舉總統,也是違反《約法》的行為。

當孫中山在廣州成立大本營,以大元帥發號施令後,曹錕和吳佩孚認為這就是破壞《約法》,破壞和平,主張下令“討伐”。曹錕派項致中、吳佩孚派李倬章到北京催促發表閩、粵兩省督理的命令,曹錕並且一天連打幾次長途電話來催問,項致中見張紹曾時曾拍案大罵他全無心肝。張紹曾突然強硬起來,對曹、吳不買帳,3月8日國務會議決定拒絕發布閩、粵兩省督理的命令,並且用總辭職手段回答曹、吳的壓力,當天並以內閣名義發出了庚電雲:

“紹曾等受任之始,即宣言以和平統一為職志,以促成憲法之指歸。近日以來,粵中有僭名竊位之行,各方呈枕戈待旦之兆。和平立破,調劑無方。惟有引咎辭職,以謝國民。”

這個電報獲得不少的同情,不過國民黨和直系都是不喜歡這個電報,國民黨反對電文中有“粵中有僭名竊位之行”一句,直系則反對“各方呈枕戈待旦之兆”句。國民黨議員發表通電說僭名竊位的,不是別人,正是張紹曾自己,因為黎元洪並非合法總統,則黎所提出的內閣自然也是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