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四、聯省自治運動

“自治”運動是南北戰爭和直皖戰爭後的一個新興主張,首倡自治的是湖南省,湖南是南北戰爭中兵家必爭之地,身受戰火洗劫最為浩大,因此逐漸地產生一種“保境息民”的願望,希望不介入國內政爭。

“自治”的性質和“獨立”或“自主”完全不同。湖南首倡自治,提倡制定省憲法,不受外力幹涉,反對中央集權,反對客軍侵入湖南。

這個運動以後支配了北洋時代若幹年,以後的若幹年中,中央集權和聯省自治一直是兩個不同的觀念在互爭長短。

聯省自治運動的創始人之一,趙恒惕氏曾回憶當時倡議的經過如下:

“湖南主張聯省自治,譚公組庵實首倡斯議,日後余等之積極推行,實以完成譚公未竟之意旨而已。緣護法戰爭,湘省首當其沖,受禍最烈。張敬堯之荼毒三湘,尤令省民身受其痛。故九年夏湘省光復,譚公即於七月十七日以湘軍總司令名義發布筱電,宣告湖南省自治宗旨,冀超出南北政爭之外,予省民休養生息之機會。當時上海北京各界名流多表同情。至於省治之初步展開,則在是年冬季翦除反側,安定全省之後。首先成立省憲籌備會,分湘中、湘西、湘南三路,挽省議會議長彭兆璜、國會議員吳景鴻、鐘才宏分任三路籌備委員。復敦聘名流專家王正廷,蔣方震、彭允彝、李劍農、湯漪等十一人為省憲起草委員。假嶽麓書院開會草擬憲法,自民國十年三月中旬,迄四月中旬,前後凡一月,謝絕訪客,悉心起草。以後復召集審查委員會,詳細審訂修正。審查會由大縣推舉代表二人,小縣推舉一人組成。惜因種種關系,憲草之審查遲遲不能完成,而援鄂戰事又告發生。省憲之正式訂定與聯治運動之具體進展,乃在援鄂失敗之後。然而聯治之說已風行全國。國民苦於南北兵事有年,聯治運動有時雨之望。名賢紛紛撰論闡揚,川、滇、浙諸省相繼仿效,而鄂人且乞湘援手,助成其省治之實現也。

直系王占元主鄂政有年,日事聚斂,所部軍隊復兵變叠起。當聯省自治運動盛行之際,鄂人乃圖驅逐占元自治,而苦無兵力,於是推李書成、蔣作賓、何成浚、孔庚等乞援於湘、川兩省,以達成其目的。

湖南既倡導省治於先,與湖北又有唇齒之誼,故慨允出兵相助。李、蔣等人並公布湖北省自治臨時約法一件,舉蔣作賓為總監,孔庚領自治軍,而以留湘數年之夏鬥寅部鄂軍為先鋒,湘省則遣宋鶴庚為第一師援軍主力。余曾躬赴前線視師。”

9年冬天起,各省都進行爭取自治,各省的團體爭取自治的通電和各省代表到北京請願實施自治的新聞,占滿了報紙的篇幅,自治運動成為五四運動後規模最大的一項運動。

在北京,自治運動有兩個聯合組織,一個是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甘肅、廣東、四川、福建、湖北、廣西、山西12省和北京市代表組成的各省區自治聯合會。一個是直隸、山東、河南、山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蘇、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14省代表組成的自治運動同志會。在北京以外,天津成立了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陜西、熱河五省一區自治運動的聯合辦事處。上海成立了旅滬各省區自治聯合會。

“自治”這時成為時髦的名稱,軍閥們為了割據一方,要自治,反對軍閥希望保境安民的人們也以自治為號召。

自治運動發源於湖南,蓬勃於南方各省,但很快地就蔓延到北京政府的管轄區。長江流域掀起了廢除督軍和主張民選省長運動:江蘇省議會在李純自殺後,決議廢除督軍,江西省議會彈劾省長戚揚並通過民選省長案,安徽和湖北兩省也有同樣的呼聲。在北方,直隸省議會建議各省省議會派代表到上海於10年1月17日舉行聯省會議,討論制定省自治法的問題;甘肅各團體和旅京同鄉,在北京政府任命蔡成勛為甘肅督軍後,於9年12月31日發起拒蔡、廢督、和“甘人治甘”運動,嚇得蔡成勛不敢到任。

北京政府面對這個“離心”運動,也手足無措,例如:已經決定派王克敏為江蘇省長,由於江蘇團體的反對,又改派了江蘇籍的王瑚,已經任命孫振家為湖北省長,由於湖北團體的反對,又派了湖北籍的夏壽康。北京政府的困難是既不敢得罪握有兵權的各省督軍,不能隨便調動他們,所以只敢做到任命本省人為本省省長,以緩和各省自治浪潮。有軍權的督軍們當然反對北京政府這種做法,因為有的督軍想自兼省長,有的想用自己人為省長,所以常發生北京政府任命的省長,因事先未征求各該省督軍的同意而被擋駕。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湖北省長夏壽康因為受到督軍王占元的反對,只得在漢口設立省長行署,不久就被驅逐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