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風歌(三十一)太上皇帝(第4/4頁)

第二種太上皇呢,屬於年老有病,無法履政,就是年紀大了,沒有辦法行使權力了。這個最典型的就是唐順宗,唐順宗即位以後,即位的時候他就有病,所以唐順宗即位的第二年就立了廣陵王作為太子,後來又傳位給廣陵王,廣陵王就是後來的唐憲宗,唐憲宗即位以後,就尊唐順宗為太上皇。最後唐順宗死得很早,46歲就死了,那就是當皇帝的時候就有病,沒有辦法只好傳位給別人了,這是第二種。

第三種情況形勢所迫,不得不交權,這裏最典型的就是唐高宗李淵,這個事情大家非常熟悉,李淵是武德元年代隋做了皇帝,只做了九年,到了武德九年六月份,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死了太子還有李元吉,最後逼得他父親在九月傳位給他,這個就是形勢所迫,不得不把皇位給交出去,然後自己做太上皇。

第四種情況,是他人擅立,只能默認,很有名的是唐玄宗,唐玄宗是因為安史之亂跑到四川去避難,在馬嵬結果死了楊貴妃,緊跟著太子李亨被老百姓留下來了,其實李亨也想脫離唐玄宗,唐玄宗走了太子李亨留下來,在大臣們的擁立之下在靈武即位,就是唐肅宗。唐肅宗一繼位後,尊他父親為太上皇,唐玄宗這個太上皇也是未經他允許,他兒子就當了皇帝了,你說他有什麽辦法,沒有辦法。

第五種情況太上皇是,退居二線,掌握實權,這個例子中間最典型的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繼位的時候據說他曾經發過一個誓,因為在他前面康熙在位61年,所以他說不敢破祖上的規矩,我假如能夠做60年皇上我就傳位。果然乾隆挺能活,活到85歲的時候已經在位60年了,他就宣布退下來做太上皇,然後立了嘉慶。但是嘉慶立了以後,權力還在他手裏邊,他叫訓政,一直到嘉慶四年他才死,實際上他那個太上皇是掌握實權的太上皇。

劉邦搞了個太上皇制度以後,在中國歷史上太上皇的情況非常復雜,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大家可以思考,為什麽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這麽復雜呢?我把它分了六種,其中第六種沒有詳細講,就是淡薄政務,誠心內禪,不願意管事了。真心願意把皇位交出去的很少,絕大多數是迫不得已,要麽是有病,要麽是別人擅立了沒有辦法。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皇權太誘惑人了,所以你看乾隆當了太上皇還攥著實權,一直攥到死。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是生命不息,戰鬥不止,沒有願意享清福的,所有的皇帝都願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是因為誘惑。這一集我們講了太上皇,實際上就是講劉邦和他父親的關系,上一集我們講劉姓封王,講的是劉邦和他的兄弟、兒子、侄子的關系,所以這兩集涉及到劉姓皇族內部的許多關系。總而言之,劉邦當了皇帝以後采取了很多穩定政局的辦法,保持穩定也是大局啊,你看他封29個列侯,他封了四個同姓王,他又封太上皇,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調整關系,穩定政局。那大家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劉邦做了這麽多事,政局穩定了嗎?天下安定了嗎?不好講,怎麽不好講呢?請看下集《白登之圍》,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