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風歌(二十三)臧否不一(第2/4頁)

這些奇謀我們今天考慮一下,這些奇謀哪一些是關系到國家的大事的呢?反間計,反間計離間锺離眜很成功,離間範增我過去講過,離間範增那個計謀很不高明,就是項羽派個使者來了,先弄上好的,然後再撤掉換成差的,這種計謀要是騙了楚國的使者,再騙了項羽的話,那只能說使者太蠢,項羽太笨,不能說陳平有多高明,這個反間計,特別是離間範增這個計並不算高明,說奇計可能有點太高了。另外《陳丞相世家》講那個金蟬脫殼,就是劉邦出逃那件事,說是東門放了兩千女人吸引了楚軍的注意力,這是《陳丞相世家》的記載。如果你對照《項羽本紀》來看,不是那回事,這裏邊少了一個重要人物叫紀信,也就是說在滎陽被圍最緊急的時候,紀信自己提出來,他要穿劉邦的衣服,坐劉邦的車,假扮漢王開東門出來,帶了兩千女子,然後讓劉邦從西門溜出來了,這裏有一個重要人物是“紀信救主”,紀信救主這件事情主要還是紀信,陳平是個輔助的。那麽韓信封王?韓信封王我們看《高祖本紀》看得很清楚,韓信封王的時候是張良跟陳平兩個人提醒劉邦,不是陳平一個人,張良還有一份兒呢。

最後一個就是那個調虎離山,調虎離山是抓韓信,這個事張良沒有參與,就是陳平一個人的主意,叫不叫奇計呢?叫。但是這個奇計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因為你這個奇計不是抓別人的,不是滅秦,也不是滅項,而是要抓韓信的,這裏就牽扯兩個大問題,第一個大問題就是韓信是不是謀反,第二個問題就是說抓韓信涉及到劉邦和一批開國功臣的關系問題,這不是一般的小問題,陳平是沒有調查,他也沒有問韓信是不是謀反,也沒有替韓信去辯解,就出了一個偽遊雲夢誘捕韓信的計謀,這個計謀倒是實行了,韓信也抓了,韓信的被抓恰恰說明韓信沒有謀反,韓信要謀反的話,陳平讓劉邦偽遊雲夢走到陳,剛好挨著韓信的楚國,那麽韓信如果真謀反,派兵偷襲這個地方,一下把劉邦就抓過來了。我們再從劉邦以後的平叛來看,只要是證據確鑿的謀反,劉邦一律是殺,韓信最後是押解到京城以後,由楚王降為淮陰侯,說明此人確實未反。那麽一個人沒有謀反,陳平獻的這麽一個計,這叫什麽?這叫罪加無辜。把一個罪加在一個無辜人的身上,陳平這個奇謀還是很有問題的,所以陳平所有這些計謀,如果我們把它概括一下,八個字叫“機變有余,深謀不足”,就是陳平在靈活多變上,誰也趕不上他,反應非常快,但是深謀遠慮太少了,他給劉邦帶來的災難是無窮盡的,所以這個人他自己也知道,陳平自己給自己有一個評價,他說我這個人多陰謀,陳平自己說我有很多陰謀,所以我積了很多陰禍,連劉邦臨死之前,在交代誰做丞相的時候對陳平有兩句話評價,叫“陳平智有余,然難以獨任”,陳平智慧有余,但是難以獨挑大梁,說明劉邦對他有欣賞的一面同時對他還有看法。

後世對於他的評價不高主要是兩點,第一點叫“盜嫂受金”,這個我們上一集講過,盜嫂之事我們這兒要做一些解釋,第二件事就是這個人過於圓滑。我們先講“盜嫂受金”的事,這個“盜嫂受金”這個事是從哪兒出來的呢?是《史記﹒陳丞相世家》有這麽一段記載:“絳侯、灌嬰等,鹹讒陳平曰,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有這段記載,這是陳平剛剛投奔劉邦時候,劉邦重用他,結果惹得絳侯周勃跟灌嬰兩個人很不忿兒,就給劉邦提意見,說陳平盡管長得像一個美玉一樣漂亮,但是這個人未必有才,我還聽說他在家的時候盜其嫂,就是盜嫂,跟他嫂子不明不白。所以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就成了一個典故了,只要一說盜嫂,差不多的人馬上想到的中國歷史上提到盜嫂是兩個人,一個是陳平,另外還有一個人叫直不疑,兩個人都背過盜嫂之名。當然直不疑後來,直不疑那個盜嫂被證明確實是沒有那回事,人家說直不疑盜嫂,最後直不疑說,我沒有哥,我連哥都沒有我怎麽會盜嫂呢,所以直不疑那個簡單。陳平的盜嫂,他確實有個哥哥,而且他哥哥對他很不錯,那麽他是不是跟他嫂子有一些不明不白呢?我們可以看一看記載,《陳丞相世家》記載陳平有兩個嫂子,第一個嫂子對陳平不滿意,說:“有叔如此,不如無有”,說有這麽一個好吃懶做的小叔子,還不如沒有,結果他哥哥一氣之下把這個嫂子給休了,你想想他這個嫂子對陳平那麽惱,她跟陳平會有某種曖昧關系嗎?不大可能。他這個嫂子特別煩陳平,後來當那個富人把自己那個孫女,大家知道陳平娶妻了吧,娶了個什麽妻子呢?嫁了五次,死了五個老公,把這麽一個富人的孫女娶回來了,當這個富人讓他這個孫女出嫁的時候,他給他孫女交代了兩句話,說你到人家家裏頭千萬別因為人家家裏窮,你就不守禮節了,見到人家的哥哥,你要像對待父親一樣,見到人家的嫂子,要像對待母親一樣,可見還有一個嫂子,那麽這個嫂子呢?就應當是陳平的哥哥再婚以後的一個嫂子,確實有,那麽是不是跟陳平有什麽不明不白的關系呢?我們可以做一點推測,第一我們看司馬遷的態度,司馬遷在記載這件事情的時候用了這麽一句話,“絳侯、灌嬰等,鹹讒陳平曰”。用了一個進讒言的“讒”,就是司馬遷說是有些人對陳平進讒言說的話,他用了一個“讒”,那說明司馬遷認為這個事是別人說的讒言,這司馬遷對這件事是持懷疑態度的,這是第一點。再一點,周勃跟灌嬰說人家陳平和嫂子不明不白,周勃跟灌嬰了解陳平嗎?周勃是沛縣人,灌嬰是睢陽,就今天河南的商丘人,而陳平是陽武人,陽武是今天河南的原陽,當然今天如果走高速的話這三個地方很快,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時候這三個地方相距比較遠,他們不可能了解陳平,所以周勃跟灌嬰是“臣聞”,他倆是聽說。第三我們看歷史記載是不是相符,第一看陳平的哥哥怎麽看,那不盜嫂、盜嫂不是盜的陳平的哥哥的妻子嗎,他哥哥是如何反應的呢?我們看到的《陳丞相世家》的記載,是他哥哥非常器重陳平,他哥哥種地,讓他弟弟讀書,他哥哥看見他的妻子對陳平不滿意,把第一個妻子休了,說明他哥哥非常器重這個弟弟,假如他弟弟跟他哥哥和他嫂子有點什麽非同尋常的關系的話,他哥哥恐怕第一個就知道了,他不可能那麽器重他,所以從他哥哥的器重來看應當說不應當有這件事。第二我們再來看那個富人,富人要把自己的孫女嫁給陳平,一家人都反對,反對的理由是什麽呢?他家太窮,只提這一個毛病,沒有說陳平這個人品質不好,沒有人這樣講,假如真是盜嫂,那麽不說窮了就說這個人品質不好,那肯定不可能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