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最後瘋狂

從惠帝二年齊王劉肥事件之後,到呂後去世前一年的高後七年(前181),這十二年之中劉邦諸皇子還相當平靜。除了惠帝元年被殺的劉如意,惠帝七年病卒的劉盈,其他諸皇子都平安無事。

呂後是高後八年(前180)去世。她去世的前一年(高後七年,前181),突然出現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事件。

惠帝元年十二月趙王劉如意被殺後,呂後選派了劉邦的第六子淮陽王劉友繼任趙王。

劉友的王後是呂後的娘家人,劉友偏偏不喜歡呂後給她指定的這門親事,而喜歡其他女人。

呂後將呂姓諸女許給劉邦諸子的初衷是為了加強劉、呂兩姓的聯系。劉邦諸子都是皇子,不需要任何人捧他們,他們就是天生的皇族。呂姓諸女則不同,她們需要和劉邦諸子聯姻之後才能進入皇族圈。

但是,嫁給劉姓皇族的呂姓諸女大都依仗呂後的勢力,根本沒有把劉姓諸王放在眼裏。劉友的這位王後更是厲害。諸侯王多嬪妃是習見之事,但是,這位呂姓王後非常惱怒,竟然跑到呂後那兒告黑狀,誣陷劉友說過:姓呂的怎麽能稱王?太後百年之後,我一定要滅了這些姓呂的。

此話劉友肯定沒有講,但是,趙王王後的告狀呂後肯定相信。因為呂後認為:自己對諸呂的寵愛,劉姓諸王一定會對此不滿。所以,劉友說這種話一點不奇怪。果然,呂後聽到這個消息,立即下令召趙王劉友進京。

高後七年一月,趙王劉友進京以後,呂後並不見他,而是將他安置在趙王的駐京辦,讓士兵們圍起來,不給他食物。隨同劉友進京的官員偷偷地給他送點吃的,呂後將送東西的臣子都抓起來處死。餓極了的趙王,臨死前唱了一首楚歌:

諸呂用事兮劉氏危,廹脅王侯兮強授我妃。我妃既妬兮誣我以惡,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我無忠臣兮何故棄國?自決中野兮蒼天舉直!於嗟不可悔兮寧蚤自財。為王而餓死兮誰者憐之!呂氏絕理兮托天報仇!(《史記·呂太後本紀》)

這首歌講什麽呢?

呂氏掌權啊劉氏危險,強迫我啊娶了呂姓的王妃。我的王妃既妒啊又會誣陷,女人進讒亂國啊嫡母竟然受騙。我不是沒有忠臣啊怎麽會失國?中途自盡荒野啊只有蒼天可鑒。可惜悔之已晚啊寧願早入黃泉,身為趙王被餓死啊有誰可憐!呂氏滅絕天理啊只有祈盼蒼天報此仇冤。

幾天之後,劉友餓死。

一位皇子活活餓死,呂後將會怎樣處理後事呢?

呂後卻以普通百姓的禮儀把趙王劉友埋葬在京城百姓的墓地中。劉友是第一任趙王劉如意被殺之後被害的第二任趙王,已經是無獨有偶了,這種悲劇還會重演嗎?

高後七年二月,在劉友死後十幾天,呂後又把劉友的哥哥梁王劉恢改封為趙王。

已經有兩任趙王死在了趙王的王位之上,新封的趙王劉恢能否避免重蹈前兩任趙王的覆轍呢?

劉恢的妻子也是呂後指派的,而且這位呂氏王後地位更高,她是呂產的女兒。呂產是呂後的侄子,也是呂後在朝中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官拜相國,非常得勢。呂產的女兒仗著其父的權勢,在劉恢的宮中到處安排呂氏宗族,掌握了宮中的大權,而且還監視趙王劉恢,使劉恢沒有一點點行動自由。

劉恢寵幸一位宮女,王後派人把她毒死。劉恢非常癡情,對這位宮女非常喜愛。自己最寵愛的宮女被殺,劉恢悲憤欲絕。但是,他對專橫跋扈的妻子什麽都不能做,也不敢做。

高後七年六月,第三任趙王劉恢自殺。

身為趙王的劉恢為什麽要自殺呢?

一是沒有愛情。

二是沒有自由。

匈牙利詩人裴多非曾以一首“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都皆可拋”之詩名聞中華大地。兩千年前的劉恢恰恰是既無愛情,又無自由,他的自殺當屬必然。

呂後知道第三任趙王自殺,她會反省自己的作為嗎?

恰恰相反,呂後認為劉恢為了一個女人而放棄他作為諸侯王的職責,於是下令廢掉劉恢兒子的王位繼承權。

三任趙王悉數遇難,呂後的屠刀會放下嗎?

在趙王劉恢死後的當年秋天,呂後派人告訴代王劉恒,讓他繼任趙王。

呂後的這個主意是對代王示好嗎?

大限將盡的呂後正處在最後的瘋狂期。高後七年一月至六月這半年之中她連續迫害致死了兩位劉姓皇子劉友、劉恢,緊接著她讓代王劉恒做第四任趙王。

劉恒是高祖十一年八歲時被立為代王的。代地非常偏遠,代王的力量也非常弱小。但是,代王劉恒接到呂後的詔令後,立刻上書表示自己願意為嫡母守護邊陲。

呂後對代王劉恒的小心謹慎較為放心,劉恒的母親又是最不受劉邦寵愛的後妃。僅僅是劉邦與劉恒母親的一夜之情,生下了劉恒。從此,劉邦再也沒有召幸過其母。因此,呂後在劉邦去世之後在所有劉邦的嬪妃之中只放走了劉恒的母親到代地和兒子同住,其他嬪妃一概扣押不準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