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統一制度(第3/5頁)

衛恒的隸書之說流傳極廣,影響很大。但是,這一說法在理論上講不通,同時也不符合文字書體創造的實際情況。從理論上講,任何一種文字的書體都不可能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它應當是無數書寫者共同創造的產物,唯此,才可能得到眾多書寫者的認同,發揮其交流思想的作用。從實際上講,有現存出土文獻佐證。今存秦武王二年(前309)的青川木牘是秦武王時期的相國甘茂在平蜀之後,公開發布的有關土地管理的文告。在青川木牘裏,已經出現了不少用隸書書寫的文字,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當時秦國的官方文書已在使用秦隸。青川木牘的書寫時間比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公元前221年早了八十年。

在秦始皇統一天下八十年前的官方文告中,就已經存在古隸書字體。由此可見,隸書不可能是秦始皇時期程邈一個人創造的。秦隸的真正創造者應該是秦國的無名文吏,他們在長期書寫過程中痛感小篆的不便,出於工作的實際需要,他們從簡化大篆開始,再到簡化小篆的長期實踐中創造了秦代隸書。

第三,秦始皇為什麽不用隸書統一文字?

六國文字錯雜,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後確實需要將其統一,這不僅方便政令通行,而且對文字本身的規範化也極為有利。隸書書寫便捷,秦隸也早已存在。從理論上講,用隸書來統一天下文字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秦始皇卻采用了小篆統一天下文字。小篆華美、漂亮、整齊,然而,小篆的最大不足是不便於書寫。秦始皇的舉措只能說明他對形式華美的小篆情有獨鐘,同時也反映了他並不懂得文字規範從簡、從俗的兩大基本原則。我們從中可窺見秦始皇追求形式唯美的心理傾向。

第四,對秦始皇用小篆統一文字的評價。

秦始皇統一文字功不可沒。雖然,他統一文字的主觀動機是為了加強統治,便於政令執行;但是,文字的統一在客觀上為統一思想以及促進文化交流創造了便利的條件。這對於一個多民族統一帝國的形成、發展與鞏固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維護中國統一的無形文化力量。

中國是一個方言眾多的國家,而方言是影響交流與溝通的一大障礙。盡管各地方言迥異,但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措施,使書面語言、書寫形式獲得了整齊劃一的規範,成為跨越時空限制、傳承中華文化的載體,並且有助於形成中華民族統一的心理狀態與文化,成為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一股重要因素。這是必須首先予以肯定的。

但是,秦始皇沒有使用當時已經廣泛流傳,而且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隸書統一文字,而是采用了華麗但不便書寫的小篆,以至於他費盡心力推行的小篆在秦國並未被廣泛采用。造成這樣的局面,或許有秦國國祚短暫的因素在內,然而,文字的流行有它自身的強大力量,簡便實用才是文字的生命力所在。小篆不符合這一標準,因此,盡管依靠著秦始皇個人的威嚴,憑借著大秦帝國強大的國家機器,小篆得以在全國強制推行使用,但小篆的難寫難認最終使它成為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最短命的文字之一,代之而起的是隸書。

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看到李斯、趙高、胡毋敬分別在《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裏書寫的秦代小篆的標準字體。不過,“泰山刻石”(存十字)、“瑯琊台刻石”(存八十六字)還為我們保存著李斯親自書寫的秦代小篆的原貌,讓我們有機會一睹秦始皇用來統一天下文字的小篆的風采。

“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東巡登泰山而立,由李斯所書。石高四尺五寸,四面鐫刻,其中三面為秦始皇詔書,另一面是秦二世元年(前209)詔與從臣姓名。一共二十二行,每行十二字。此石原在泰山頂玉女池上,之後移置泰山下的岱廟,歷經戰亂,現只存十字。傳世者尚有拓本,存一百三十六字a再看留存至今的漢碑、漢簡,特別是大量出土的漢簡,發現出現最多的不是秦始皇強力推行的小篆,而是易寫易認的漢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隸書才是真正統一了中國文字的書體,秦始皇“書同文”的詔令真正得到施行是在漢代。一種先進的書體一旦形成,它就擁有了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比如晉代形成的楷書,歷經一千多年,至今仍然是我們漢字書寫的主要書體。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緣於書寫工具的發展。中國古代的主要書寫工具是毛筆。在秦簡、漢簡上,使用毛筆這種柔軟的書寫工具很容易寫出“蠶頭燕尾”的隸書。在一定程度上,書寫工具的發展決定了書體的演變,而書體的簡便實用又決定了何種書體能夠統一中國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