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檢舉制度(第2/2頁)

程行湛沉吟了半晌,嘆道:“你說的不無道理,只是這制度想要實施,卻不容易。”

裴旻笑道:“我們禦史台直接受陛下管制,任何部門都無權插手,即便是宰相一樣如此。只要陛下支持,只要陛下有肅清朝堂風氣的心,這制度不難落實到位。”

程行湛想著這些日子,李隆基在朝堂上的舉動,也認可的點了點頭,“即是如此,你自行上疏便是。在上疏的時候切記不要觸犯《唐律疏議》裏的規定,‘諸越訴及受者,各笞四十’。莫要將檢舉者視為刑事狀告,而是匿名檢舉。”

“謝程老指點!”裴旻笑著作揖離去。

程行湛有些神色復雜的看著裴旻,已經可以想象若裴旻寫的這些東西真的落實下去,禦史台更會成為朝中官員忌憚對象,但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卻躍然而起,會成為為民請命的地方,有利有弊。不過禦史台的職權幹的本就是這種得罪官的事情,不在乎多得罪一些。若能扭轉昔年來俊臣帶來的汙點,反而是一件好事。

裴旻回去根據程行湛的指點重新修正了一份奏折,令人上繳到了尚書省,經由宰相批閱。

這封奏章傳到尚書省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各路宰相紛紛發表看法,言論不一。

反對說裴旻就是鉆牛角尖,鼓勵百姓告官,贊同的卻表示裴旻這是廣開言路,以警示為官者勤廉勤政,彼此說法不一。

姚崇對裴旻此舉多有贊賞,見意見不能統一,直接上表李隆基由李隆基裁決。

李隆基年輕氣盛,比起守舊,他更加看重裴旻的創新,反正就算沒有效果,對國家也不會造成危害,同意了提議。由禦史台頒布公文,在長安各處安置檢舉處,設置檢舉箱,有禦史台安排官員打理。

這則公告公文起初並沒有引起多少影響,好似石沉大海,沒有效果。

一則百姓告官,心底存有壓力,另一方面禦史台在百姓心中如同地獄一樣可怕,壓根不相信禦史台會為民請命。

直到李仙鳧的兒子在長安大街上策馬撞傷了百姓,一個好事者寫了一封匿名信投到了檢舉箱。

裴旻讓人查明事實,直接一封彈劾書上繳給了李隆基:李仙鳧教子無方,縱子逞威,欺壓百姓。

這是小事李隆基並沒有嚴懲李仙鳧,但著令李仙鳧閉門思過三月扣除三月俸祿,並且賠償受傷百姓的一切費用。

這一件小事傳揚開來,卻是滿朝懼驚,都讓禦史台的消息靈便,反應處事的果決給鎮住了。

文臣武將莫不重視顏面,受罰是小,面子是大。回府之後無不開始約束子女。使得衙內們對裴旻是恨之入骨,外頭逞威的風氣直線下降。百姓得知後對於禦史台的觀感瞬間改變了很多。

此事過後,禦史台的公信力提升了不少。時不時的會收到一些小打小鬧的舉報狀告,裴旻逐一安排人手查清,反復確認無誤之後,做出相應的舉措。

面對滿長安的禦史台眼線,在京官員無不謹而慎行,免得給禦史台抓住把柄。

這日裴旻又收到了一封匿名檢舉信,檢舉信的內容有些荒唐,告富戶俞雲出家逃稅。

裴旻看著這檢舉信哭笑不得,甚至覺得有些荒唐。盡管匿名檢舉的方式抓了不少不法份子,但也有一些好事人胡寫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增加他們的工作量。這逃稅怎麽也輪不到禦史台來管……

裴旻將檢舉信搓成一團,丟進了垃圾筐,無聊的喝著薄荷茶,想著自己什麽時候也能處理一下大案過過癮,他胡思亂想,越想卻越覺得不對,猛地跑到垃圾簍將那檢舉信拾起來,反復看了看,高叫一聲,“來人,幹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