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2/2頁)

在過往的幾次大戰之中,之所以秦國在面對趙國的時候如此被動,就是因為趙國擁有著居高臨下的優勢,總是能夠從河套地區南下攻擊關中腹地。

而且更重要的是,趙國的這種攻擊行為,往往還總是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李牧兩次攻破鹹陽就是這種回報的最好說明。

看著沉默不語的王翦,尉繚不由得憂心忡忡地說道:“據說龐煖的手下可是足足有著五萬騎兵,一旦讓龐煖手下的這些騎兵切斷了我軍和鹹陽之間的補給,那麽我軍就連繼續作戰下去都是一個大問題了將軍。”

王翦沉默片刻,然後開口說道:“那麽汝覺得吾應該如何是好?難道要吾抽調兵馬回援關中不成?如此一來的話,豈不是重蹈了當年王陵將軍的覆轍?”

王翦可沒有忘記,當年和自己同族的秦國大將王陵也是率領著一支分兵出來的秦軍偏師西進回援關中,然後在重泉和李牧打了一仗,被李牧打得大敗虧輸,用自己的名聲來成就了李牧的赫赫威名。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現在龐煖手中的五萬趙軍騎兵明顯比李牧當年的那兩萬人要更加的強大,王翦又怎麽可能在犯下當年王龁、王陵所犯下的錯誤呢?

被王翦這麽一反問,尉繚看上去似乎有些啞口無言。

但馬上的,尉繚似乎就下定了一些決心,對著面前的王翦沉聲道:“將軍,或許是時候考慮和趙國人進行一次決戰了!”

在聽完了尉繚的話之後,王翦的身體十分明顯的震動了一下,半晌之後才開口說道:“尉繚將軍何出此言?”

尉繚毫不回避的看著王翦,沉聲道:“將軍,如今的情況已經十分明顯了。李牧分明就是打算用斷絕我軍後路的手段,來前後對我軍進行夾攻。我軍若是想要尋找到勝機,那麽就必須要趁著龐煖的騎兵還沒有大舉南下的時候先行想辦法擊敗李牧的主力部隊!”

王翦緩緩的搖了搖頭,道:“李牧乃是當世名將,生平至今未逢一敗。趙軍更是當世第一強國,直至今日已經滅掉了中原四國,大有橫掃天下之勢。汝現在希望吾主動出兵和這樣的一支軍隊決戰?汝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一戰失敗的話,會給我軍、會給大秦帶來什麽樣的後果?”

尉繚十分堅定的點了點頭,對著王翦說道:“將軍,此戰若是失敗,後果如何吾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現在的情況是,若是繼續這般下去的話,那麽這一場戰爭我軍根本沒有勝算啊!”

王翦沉默了。

說實話,王翦的心中也非常的清楚,尉繚所說的這些東西,的確也還真的就是實情。

如果單看兵力的話,以秦國的二十五萬對陣趙國的三十五萬,似乎也並不算太過吃虧。

畢竟當年趙國在長平之戰的時候可是四十萬面對秦軍的六十萬。

但是王翦非常的清楚,現在自己面對的可是三十五萬橫掃天下的趙國雄師,而自己手下的只不過是二十五萬屢敗屢戰,雖然還有意志但是戰鬥力如何還真就說不好的秦軍部隊。

更重要的是,趙國人擁有失敗的資本,而王翦沒有。

王翦心知現在的趙國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調動出一支六七十萬的大軍,之所以沒有這麽做,只不過是因為那位坐鎮在邯鄲之中的趙國大王覺得並沒有這個必要而已。

三十五萬人來對付秦國,已經足夠了。

退一步說,就算李牧的三十五萬部隊被擊敗了,那麽下一次趙國可能還會派出一支四十萬,甚至是五十、六十萬的部隊前來征討秦國。

可王翦和秦國的手裏,就只有這二十五萬部隊而已了。

只要這二十五萬部隊輸完了,那麽秦國就再無翻盤的任何余地了。

所以王翦沉默了半晌之後,還是緩緩的開口說道:“尉繚將軍,或許汝說的話的確是有一些道理,但是——吾不能夠答應汝的這個要求。”

尉繚一聽就急了,也顧不得什麽副將和主將之間說話要注意態度和語氣的事情,直接就沖口而出道:“可是大將軍,若是再繼續拖下去的話,我軍必敗無疑啊!”

“夠了!”王翦喝止了尉繚的話,沉聲道:“作為一名將軍,吾肩負著大王和所有老秦人的重任,又怎麽夠在現在這般情況下如此輕易的出擊,這豈非正好合了李牧的心意?在沒有出現合適的機會之前,吾是絕對不會出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