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亞洲大一統?(第2/3頁)

西域是一定要拿下來的。

對於趙丹來說,960萬平方公裏是最基本的要求,即便自己這輩子做不到,自己的子孫們也必須要做到這一點。

更重要的是,如果趙丹沒有記錯的話,此刻的西域正處於一個混亂的情況之中。

現在的西域大抵還是當年亞歷山大大帝的部下和子孫所統治,而西域諸國的宗主,塞琉古帝國的第三任皇帝,有“神”之稱號的安條克二世剛剛結束第二次敘利亞戰爭不久,正處於一個休養生息的階段。

但這個階段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安條克二世將會因為休妻事件而埋下內戰的伏筆。

塞琉古帝國的又一次內戰,也就是第三次敘利亞戰爭將在六年之後的公元前246年爆發。

只要趙國能夠在這之前征服西域,就擁有了趁虛而入進攻塞琉古帝國東部,也就是後世被稱為阿富汗斯坦那片地區的大好時機。

拿下了阿富汗,趙軍無論是西進伊朗高原,又或者是南下進攻印度孔雀王朝都是可以作出的選項。

趙丹十分自信,無論是內戰之中的塞琉古帝國還是印度的孔雀王朝,都不可能是自己趙國那些百戰精銳的對手。

任何一個以軍功爵制度立國的國家都需要不停的戰爭來擴張,這是軍功爵制度本身的特性所致。

縱觀歷史,一旦一個軍功爵制度的國家停止了對外擴張,那麽這個王朝的衰敗就會以極快的速度到來,無論是秦、漢還是唐都是如此。

想要擴張,就得有一個擴張的方向。

雖然說現在的趙國還擁有著秦齊楚三個國家沒有征服,還可以南下征服諸越以及西南諸夷,但是再想要繼續往南的話就會被茂密的叢林擋住去路。

東邊是無盡的大海,北邊是茫茫的大漠和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想要讓趙國維持活力並且繼續強大下去,那麽唯一的道路就是戰爭,而戰爭唯一的方向就是西邊。

這就是為什麽趙丹如此重視西域的根本原因。

只要西征打得好,趙國就能夠維持更長時間的強盛。

西邊的土地實在是太遼闊了,打完了伊朗還可以打敘利亞,然後從埃及進入非洲,或者從中亞經過烏拉爾山脈進入東歐大草原,然後從這裏進入歐洲。

總的來說就是一句話,向西走,那是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啊!

至於如何去統治這麽大一片領土,趙丹的解決方法是用生產力的發展來搞定。

簡單的來說,就是讓火車啊、電報啊這些東西來縮短國土之間的距離。

當然了,輪船也不能缺席,一支龐大的海上艦隊也是必須的。

當年的日不落大英帝國,不就是依靠著這些東西維持了幾百年的統治麽?

要知道大英帝國的領土多在海外,比起趙國將來可能的領土來說要分散多了,統治的難度也要更大。

難道老子堂堂華夏王族加上穿越者光環俯身,還比不上不列顛半島上那些現在還在羅馬帝國光輝下瑟瑟發抖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不成?

但很顯然,生產力發展這個東西可不是十年二十年就能夠搞定的,只能算是一個長期方案。

短期來說,其實並沒有一個太好的辦法。

不過事在人為嘛,蒙古人當年不也是沿著這個路線打下了一片巨大的疆土麽。

蒙古人統治得了,寡人統治不得?

最差最差,不也就是和當年的蒙古帝國一樣分裂成幾個小一些的帝國麽。

那也都是寡人的子孫在統治,一樣不虧……只要好好的洗腦一下,把這個大一統搞得深入人心就行。

整個亞洲的大一統……嘖嘖嘖,想想就特麽很刺激啊。

趙丹心中的這些盤算並沒有告訴李牧,但是李牧仍舊能夠從趙丹的神情之中得知趙丹對西域的重視。

李牧的心頭微微一暖,畢竟誰都知道西域戰事一直都是由李牧一手負責的,趙丹如此的重視西域,實際上也就等於是對李牧的看重了。

李牧沉聲道:“請大王放心,臣一定讓他們做好這些工作!”

趙丹點了點頭,道:“好了,既然來了,那麽汝這陣子就在邯鄲住下吧。好好的熟悉一下邯鄲,對汝的將來有好處。寡人知道汝的心裏可能有情緒,但是這一次寡人調汝回來並不是什麽猜忌,而是寡人覺得汝在北方實在是大材小用了,寡人需要汝來幫寡人征戰中原,明白了嗎?”

李牧正色道:“臣明白。”

趙丹拍了拍李牧的肩膀,道:“這陣子汝要好好的學習一下,畢竟大軍征戰的軍略方式和騎兵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明年汝就要領大軍出征,到時候不要手忙腳亂才是。”

李牧聞言眼睛頓時一亮,忍不住沖口問道:“大王準備讓臣明年作為主將出征?”

這就是沒人脈的壞處了,事實上這個消息在邯鄲的高層之中早就不是秘密,然而李牧卻直到現在才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