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常平關危情

就在這一片緊張的氣氛之中,夏天終於到來了。

這一場可以說是醞釀已久的戰爭,終於在所有人的期待下爆發了。

四月十一,龐煖率領著十五萬趙國大軍,穿越趙國和魏國之間的邊境,對魏國發動了進攻。

而在魏國方面顯然也是早有準備,趙國才剛剛出兵,魏王圉就已經派出了同樣的十五萬部隊,在陶郡東北、深溝南岸再過二十裏的地方和趙國大軍展開了對峙。

雖然說趙國和魏國的軍隊數量是相同的,但是所有人都十分的清楚,論戰鬥力來說趙國的十五萬中央軍顯然是遠遠要勝於魏國那東拼西湊,傾國之力才湊出來的這十五萬部隊。

一旦魏國這支部隊被擊敗,那麽龐煖就會立刻乘勝進軍,包圍魏國如今的首都陶邑。

而且看上去龐煖的勝利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了。

可以這麽說,如果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對魏國進行支援的話,那麽魏國的失敗絕對是已經注定的事情。

會有國家對魏國進行支援嗎?

答案是——有。

就在趙國和魏國的兩支大軍正式開始對峙的時候,齊國也終於撕下了一直以來所謂的中立面紗,開始加入了戰爭之中。

在齊國相幫後勝的力勸之下,齊王建這一次並沒有像上次伐燕戰爭那樣加入趙國一邊,而是選擇了魏國站在一起,共同對抗趙國。

“愚蠢。”這就是趙丹對於齊國這一次選擇的最終評價。

好在對於齊國人有可能加入戰場,而且是加入到趙國對立面這件事情趙丹已經是早有準備,趙國大將軍廉頗率領八萬中央軍和郡兵混編的兵馬駐守高唐,正好和這一次卷土重來的齊國大將匡梁進行對峙。

雖然說比起匡梁所率領的十五萬齊國大軍來說,廉頗所率領的八萬人看上去似乎有些拿不出手的感覺,但是無論是廉頗也好還是趙丹這個國君也罷,都並不覺得這一次會在面對齊國的東方戰線之上吃虧。

趙丹甚至在隨後召開的大朝議上十分自信的說出了一句話:“如果只有齊國和魏國兩個國家的話,那麽寡人也就放心了。”

不過趙丹的美好願望看上去並沒有能夠得到實現,因為隨著中原戰事的爆發,秦國方向也不斷的傳來了密報。

很顯然,秦國對於這一次戰爭也不是無動於衷的。

關中地區的征兵號角已經再一次的被吹響,大批的秦國青壯士兵在結束了春耕之後開始集中起來,看上去秦國似乎隨時都有可能會參加到這一次的戰爭之中。

對於這一切,趙丹和他的趙國大臣們其實是非常淡定的。

之所以這麽淡定,原因也很簡單——這一幕他們見過。

在幾年之前,秦魏齊三國就曾經聯合在一起對趙國發動過進攻。

正是在那一次大戰之中,趙國以一場邯鄲保衛戰和一場水淹大梁城上演了大翻盤,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必須要說的是,在那一次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裏,趙國都是孤軍奮戰。

可是現在不同了。

現在的趙國有了韓國和楚國兩大盟友,而且趙國本身的實力也比幾年前的趙國要更加的強勁。

有了這兩點非常重要的前提擺在面前,勝利簡直就幾乎可以算得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又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問題在於,當一件事情看上去十拿九穩的時候,那麽它總是會出上一些幺蛾子。

有些時候,這些所謂的幺蛾子無關大局,但是有些時候卻會變得十分的致命。

南北走向的太行陘是溝通上黨郡和中原的唯一通道,而長平關則是這條通道最南端的一處關隘。

從這裏在往南邊走上大約一個多時辰的路程,就會走出這一片太行山的險峻山區,來到韓國境內的野王城轄區。

這一天早上,大批的韓國軍隊從夜王城開拔,沿著太行陘浩浩蕩蕩的北上了。

領軍的不是別人,正是如今韓國的上將軍靳黈。

軍隊的急行軍速度比起尋常趕路的速度自然是要快上不少的,所以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這支韓軍的大部隊就已經出現在了常平關之下。

常平關是一座並不算太過高大的關隘,而且由於地處在十分險峻的太行山區南部,鄰居又是趙國一直以來的盟友韓國,所以這裏的兵力並不多,僅僅只有一百人,由一個四十來歲的趙國百將率領。

當大批的韓國軍隊出現在常平關關墻之下的時候,這名百將也出現在了關墻之上,一臉警惕的朝著關墻之下的韓軍高聲呼喊。

“究竟是怎麽回事?為何韓國大軍會突然出現在趙國領土之內?”

韓軍主將靳黈的帥旗就位於常平關的關墻之下不遠處,在聽到了這名趙國百將的詢問之後,靳黈緩緩撥馬向前,對著關墻之上的趙國百將高聲呼喝道:“吾乃是韓國上將軍靳黈,如今秦國和趙國戰事正酣,吾乃是從此處前往河東郡救援,汝還不速速打開關隘,放吾大軍路過,不要誤了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