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2/3頁)

也正是在這一代代的同化之中,這些胡人們的生活方式開始慢慢的像趙國人靠攏,而趙國人通過胡服騎射的改革更是大大的拉近了和胡人之間的差別,趙國也由此成為了胡漢融合的最佳範本——至少在戰國時代是這樣的。

和匈奴、東胡乃至後來歷史上草原上的諸多霸主相比,趙國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文化。

正是因為有文化,所以中原王朝的華夏文明才能夠一直不斷的持續下去,而北方的大草原上只能夠崛起一個又一個的彗星,或短暫的數十年,或稍長的數百年,但終究也逃不過一個黯然謝幕的下場。

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滲透其實是非常厲害的,這從李牧面前的這一切都能夠看得出來。

這些胡人孩子們說話的方式已經開始像趙國中原地區的說話方式靠攏,他們的心中心心念念的就是加入具裝甲騎兵成為一名趙王的英勇士兵,他們的父母現在已經開始慢慢習慣了居住在這種和村莊一般無二的定居點之中,甚至李牧的眼前已經出現了一片片胡人子民們開掘出來的墾荒田。

只要再過百年,不,三五十年的時間,這裏很有可能就會出現一座座村莊,這裏的生活方式就會產生極大的變化,這裏的人們就會發自內心的把自己稱為——趙國人!

這些東西李牧原本以為只有自己清楚,但是沒想到義渠勝竟然也對此心知肚明。

很顯然,任何一個能夠建立國家的領導者,哪怕他是一個蠻荒之地的夷狄之國的領導者,都一定是具備智慧的人,都不應該被小覷。

李牧深吸了一口氣,緩緩的坐直了身子,朝著義渠勝行了一禮:“受教了。”

義渠勝愣了一下,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李牧一眼:“你幹嘛,又發癲了?”

在義渠勝的印象中,這似乎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李牧咳嗽一聲,道:“義渠王,今日之所以和汝相會,主要是為了一件事情,一件對於汝和義渠國來說都絕對是大好事的事情。”

義渠勝先是一愣,隨後狐疑的看了李牧一眼:“還有這種好事?本王不信。”

李牧顯然被義渠勝的這個懷疑眼神給刺激到了,怒道:“開疆拓土的事情,難道不是好事?吾問問汝,汝想不想給汝的義渠國奪取更多的牧場?”

“牧場?”義渠勝一聽立刻就來了精神,忙問道:“哪裏來的牧場?”

有了更多的牧場,就能夠獲得更多的牛羊,而更多的牛羊就能夠養活更多的子民,更多的子民所帶來的自然就是更多的士兵和更加強大的部落。

無論是作為一個草原人還是作為一個草原王,牧場對於義渠勝來說都是最為渴望的東西。

李牧微微一笑,似乎是對於義渠勝的這般反應毫不例外,咳嗽了一聲之後緩緩說道:“吾打算渡過黃河,率軍在賀蘭山南麓建城,汝若是願意的話可以參與進來。”

“賀蘭山南麓?”義渠勝的眼睛骨碌碌的轉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麽:“你打算去找月氏人的麻煩?”

李牧攤了攤手:“已經沒有月氏人了,那裏如今是匈奴人和烏孫人的天下。”

義渠勝臉上的神情更加的古怪了:“所以你從你家大王那裏得到西征的許可了?”

“沒有。”李牧微微一笑,道:“只得到了建城的許可。”

義渠勝嘿了一聲,道:“我明白了,如果你真的建城的話,匈奴人和烏孫人是肯定不會無動於衷的。所以你想要借助本王的力量,想要為你的新城提供保護?”

“是的。”李牧十分痛快的承認道:“大王給吾的出兵授權只有三千人,這三千人用來掃蕩草原足矣,但是建城卻是不夠的。汝的義渠國現在應當有一萬騎兵了吧?只要有了汝的義渠騎兵,那麽建城成功的把握就很大了。”

義渠勝瞪大了眼睛看著李牧:“李牧,雖然本王和你關系不錯,但是你想要讓本王把整個義渠國的騎兵都帶去給你護駕?這不可能!”

李牧笑了笑,對著義渠勝說道:“如果吾沒有記錯的話,汝的義渠國如今似乎正在遭遇饑荒,對吧?”

義渠勝哼了一聲,道:“胡說!只是糧食有些不足而已。”

在之前援助趙國對抗匈奴一戰之中,義渠勝獲得了極大的好處,抓到了幾千俘虜,讓自己的義渠國騎兵瞬間就膨脹到了萬人的規模。

但是翻好幾倍的擴張也帶來的一個壞處,那就是糧食不夠了。

草原人的糧食就是牛羊牲畜,但是義渠國的草場畢竟有限,養不活那麽多能夠供養這支龐大騎兵的牛羊和牲畜。

李牧定定的看著義渠勝,嘴角的笑容更加的濃郁了:“如果汝願意出兵的話,汝現在就能夠先給汝三千石的糧食,事成之後,吾再給汝七千石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