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內外交困的楚國(第2/3頁)

從楚國人的角度來說,像什麽陳城啊息城啊,那都是其他國家人的稱呼,楚國人對於自家首都的稱呼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郢都。

所以楚王元才會在說話的時候特地指明是他大父(祖父)的郢都,也就是那個雲夢澤以西,曾經當了楚國好幾百年都城,直到幾十年前被白起攻破歸入秦國的那個郢都。

事實上,自從長平之戰中楚國人成功的收復了這座都城開始,對於這座都城的重建就已經開始了。

只不過由於近年來楚國接連吃到敗仗導致人力物力和財政都十分吃緊,因此郢都的重建目前處於一個停滯狀態。

從匯報上來的情況來看,現在的郢都其實也就只不過是重新搭起了一個架子罷了,想要恢復到當年那種盛景,沒有個二三十年的時間那是不可能的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楚王元的遷都未免過於匆忙了一些。

但仔細一想,這似乎又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陳城和壽春短時間內應該是拿不回來了,息城以一個國都的標準來說又太小了,而且息城的地理位置也不佳,同樣位於韓國人的兵鋒輻射之下。

在這樣的狀況下,位於更南邊長江邊上的老郢都也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對於這一點,在場的所有楚國君臣都想得非常的清楚。

所以在楚王元開口之後,黃歇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就表示了贊同:“大王高見。”

一片贊同之聲隨即響起,即便是和黃歇向來看不過眼的景陽也沒有在這件事情上表達任何的反對意見。

如今這經歷了戰火而變得十分殘破的息城就好像是一道疤痕,當楚國君臣們每天看到眼前這破落的息城,就等於是在無聲的提醒著他們如今的楚國也是如此的破敗。

這顯然是任何一個有自尊心的人都很難接受的。

早點搬走,就能夠早點擺脫這種心理折磨。

楚王元看到眾臣紛紛贊同,心中也是稍微的松了一口氣,但馬上他的臉色就又變得嚴肅了起來。

“諸卿,如今這一戰之後楚國應該何去何從,且都來發表一下意見吧。”

在場的楚國眾臣一聽這話,也是下意識的就直起了自己的身體。

如今的楚國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危急存亡之秋”,這樣的時候所做出來的任何決定,那都是要非常慎重的。

要是在行差踏錯的話,說不定真的就要滅國了。

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出了錯誤主意的人,基本上就可以確定一個臭名昭著記載在史書上被無數人痛罵的結局了。

是以楚王元在開口之後,大廳之中立刻就陷入了安靜之中,一時間沒有人開口說話。

楚王元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將目光轉向了下首的黃歇:“春申君,汝且來說說吧。”

黃歇深吸了一口氣,出列道:“大王,臣以為,為今之計,唯有交好趙國一途。”

“交好趙國?”

黃歇此言一出,在場的楚國大臣們立刻就開始竊竊私語了起來。

黃歇的老對頭景陽忍不住就開口說道:“春申君,汝難道忘了,就在不久之前趙國才從大楚奪去了大片領土。難道才過了不過兩年的時間,我大楚就已經淪落到需要獻媚於趙國才能夠自保的地步了嗎?”

黃歇聞言冷笑了一聲,對著面前的景陽說道:“上柱國,汝可能也已經忘了,不是因為趙王同意了太子的請求命令韓魏兩國撤兵的話,息城之圍恐怕現在都還沒有解除呢!”

景陽同樣不甘示弱的反駁說道:“息城之所以解圍,完全是因為太子的智慧,功勞全在太子,又和趙王有何關系?趙國如今有虎視天下之意,若是和趙國合作,豈非與虎謀皮?”

黃歇哈哈一笑,雙目直視景陽:“上柱國,如今魏國大軍仍舊在壽春未去,如果不結好趙國的話,那麽吾倒是想請問一下,等到下一次韓魏聯軍再度來攻的時候,又該如何去應對呢?”

黃歇此言一出,景陽頓時為之語塞。

雖然很想說一些豪言壯語,但是景陽現在很清楚,現在的楚國還真不是韓魏兩國的對手,這個時候吹這樣的牛皮根本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黃歇也不去理會景陽,而是轉頭對著坐在上首的楚王元說道:“大王,如今韓魏兩國才是大楚的心頭大患,必須要交好趙國才能夠和韓魏兩國抗衡,請大王明鑒啊!”

楚王元猶豫了一會,說道:“春申君,那韓魏兩國和趙國之間乃是盟友關系,寡人擔心就算是寡人有心和趙國結好,那趙王也未必能夠答應啊。”

黃歇十分自信的一笑,道:“大王,雖然韓魏兩國乃是趙國的盟友,但是趙國對於韓魏兩國的崛起同樣十分忌憚。否則的話,趙王又何必兩度命令韓魏兩國和大楚停戰?況且在這之前,大楚和趙國之間同樣有著盟友關系,只要大王願意修好,那麽趙國想來應當亦會是順水推舟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