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2/2頁)

這種慘烈的現實足以讓七國的每一位君王心中都有一種危機感,一種朝不保夕的感覺。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國君們必須要正視眼前,必須要在每一戰都盡可能的為自己的國家獲得足夠生存下去的資本。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目光長遠,那根本不現實。

想生存下去,首先就得功利。

“功利”這個詞,從來就是“短視”的同義詞,和“長遠”不是一路人。

那麽在周朝這眾多的諸侯國之中,還有沒有不功利的國家了?

有。

只不過問題在於,那些不功利的國家,早就已經在過去的數百年裏被淹沒在歷史的滔滔浪潮之中了。

而且,就算想要目光長遠,那其實也還挺難的。

七個國家,七位君王,成百上千名大臣,成千上萬名官吏,數以百萬計的子民。

這麽多的因素加在一起,誰能夠想得到未來會發生什麽事情?

變數太大了。

比如說趙丹吧,趙丹在河東郡之戰前的籌劃是依靠三晉聯盟之力,一直把秦國打到滅亡為止,然後再圖謀其他國家。

這其實也算不上一個長遠的計劃,但就是這麽一個並不長遠的計劃,在河東之戰後都立刻產生了變數。

本應該是親趙派的魏無忌分分鐘就帶著魏國叛變了趙國,和秦國站在了一起,然後才有了趙國被迫搶先攻擊秦國,才有了接下來的邯鄲保衛戰。

這戰前誰能想到啊。

畢竟每一位國君在每一次大戰之前所面對的選擇都太多了,最極端的情況下,可能一個說客就能夠決定一場大戰是否開啟,或者決定這個國家在這場大戰之中站在哪一邊。

這怎麽猜?這太難猜了。

所以趙丹在這件事情上得到了一個經驗,什麽目光長遠啊那都是扯,還是走一步看一步的靠譜。

反正只要不停的打勝仗,那麽終有一天趙國會強大到讓所有六國加起來都不是對手的地步。

等到真正統一天下之後,再慢慢的去考慮那些百年大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