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輕敵的李牧?(第2/2頁)

之所以如此,也和大梁城獨特的地形地貌有關。

大梁城位於中原腹地,附近共有汴水、渦水、睢水、泗水、荷水、濟水、濮水、河水(黃河)、汝水、穎水等諸多河流等河流,形成了一道令人驚嘆的中原水網。

由於如此便利的條件,任何時候乘船從大梁城出發都可以極其方便的到達韓國、趙國、齊國、楚國、宋國、魯國等地方,水路早已經成為了大梁城及附近人們出行的主要選擇之一。

李牧縱馬奔馳,片刻之後就來到了大梁城的東南邊。

在這裏,有一條寬闊的運河出現在李牧的面前,運河的河面寬闊無比,河水滔滔向北,在陽光下波光粼粼。

單單以寬度而論,這條運河足夠容納數艘大船並肩而行。

這條運河的名字就叫做鴻溝。

鴻溝是在戰國時代的魏惠王十年,也就是公元前360開始興建,至今已經有近百年之久。

正是這條運河將黃河水系和淮河水系連接了起來,完成了整個中原水網的連接。

由此,鴻溝也成為了黃淮間中原地區最主要的水運交通線路之一。

在歷史上的秦朝末年,這裏曾經爆發過一場極為著名的鴻溝之戰,漢高祖劉邦和楚霸王項羽在這裏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最終雙方以鴻溝為邊界議和。

鴻溝由此也擁有了一個特別有名的外號——“楚河漢界”,這個外號甚至還被搬到了中國象棋的棋盤之上,作為紅棋和黑棋雙方的分界線。

唐代詩人張祜曾作詩有曰:

龍蛇百戰爭天下,各制雄心指此溝。

寧似九州分國土,地圖初割海中流。

在往日,這條鴻溝是非常繁忙的,可以說是船來船往川流不息。

可是如今趙韓聯軍大軍兵臨大梁城下,船家們紛紛跑路回家避難,寬闊的鴻溝自然也就變得冷清無比,只有那滔滔的流水還在其中奔湧,發出無比歡快的聲音。

李牧站在鴻溝的旁邊,跳下馬來,仔細的觀察著面前這滔滔的流水。

從這裏順著水流的方向往北方看去,就可以看到高大的大梁城,鴻溝在大梁城的東南角處和汴水匯合,然後再一同匯入滔滔大河之中。

李牧在這裏站了很久很久。

良久之後,李牧翻身上馬,對著身後的趙國侍衛們道:“走!”

接下來的大半個白天,李牧的腳步遍及了整個大梁城的四周。

等到夜晚回到軍營的時候,這位年輕的趙國主將十分高興的告訴了副將許歷一個消息。

“許歷將軍,最多不過半月時間,吾必破大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