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2/2頁)

這種沉不住氣的表現,將秦王稷的急躁體現得淋漓盡致。

為了達成這個戰略目標,秦王稷不惜再一次押上了秦國的全部力量,抽調所有能夠抽調的兵馬前往河東郡,只為了阻擋三晉聯軍的腳步。

在趙丹看來,如今的戰局勝負點其實就在於楚國和秦國誰會先堅持不住。

如果楚國率先崩盤,那麽秦國不但能夠奪回東南兩郡,更有希望憑借著勝利在外交方面合縱連橫,讓趙國組建的三晉聯軍土崩瓦解。

考慮到魏國這個反骨仔的存在,這樣的事情並不是不可能。

要是那樣的話,那麽局勢就瞬間從趙韓魏楚對秦齊變成了趙韓對秦齊魏,力量的對比一下子就會翻轉過來。

這也是一直以來趙丹最擔心的事情。

有人就要說了,你當這結盟是兒戲啊,今天是趙國這邊,明天就到秦國那邊?

是的,戰國時代的結盟就是這麽兒戲,要不然“朝秦暮楚”這個成語怎麽來的?

以這個成語來看,早上是秦國這邊的晚上就變成了楚國那邊的,其實都不用過夜呢。

但以另外一個結果來看的話,如果在楚國崩盤之前三晉聯軍率先拿下了河東郡,那麽整個形勢就完全不同了。

因為只要拿下了河東郡,秦國的大本營關中就直接暴露在了三晉聯軍主力的兵鋒之下。

除非秦王稷活膩歪了,否則的話就必須要命令秦軍主力回撤救援關中。

這樣一來的話,楚國西面的壓力瞬間就沒了。

接下來趙丹操作的空間就很多了,他既可以讓楚國的二十萬大軍調往東線去對付齊國,也可以讓楚國的部隊從武關對秦國展開進攻,和三晉聯軍一起形成兩路夾攻關中的態勢。

整個戰場的主動權就此握在了趙國的手中,趙丹就可以牽著秦王稷的鼻子走了。

說一千道一萬,只要趙國在楚國崩盤之前拿下河東,那就絕對不虧!

所以趙丹覺得廉頗不能再磨嘰了,得趕緊把河東郡的戰事搞定才行。

在思慮妥當之後,趙丹拿起筆飛速的寫就了一封命令。

正準備將這封信交到繆賢的手中之時,趙丹突然停頓了一下。

“對了,且將韓非召來。”

……

PS:這裏得說一下,掎角之勢這個詞語可不是我打錯字了哦,有古書用詞為證。

《為侯景叛移梁朝文》:“皆侯景叛戾,虛相陷誘,指成提挈之舉,終無掎角之勢。”

《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徐州受敵之地,不可久居;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為掎角之勢,以防曹操。

《晉書·載記第三》:“使征北劉雅、鎮北劉策於汾陰,與石勒為掎角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