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為鏡(第2/2頁)

如此一來的話,只要趙國能夠和秦國一樣把河東郡經營上個三四十年,河東郡就會從老秦人的地盤變成了燕趙男兒的根據地,從而徹底同化成為趙國的一部分。

在場的趙國諸位大臣們聽到了趙丹的這番話之後,心中對於趙丹的佩服不由得更加增添了幾分。

大王果然不虧是大王,在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時候,就已經謀劃好了一切!

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不用多說,自然是一番讓趙丹爽得不得了的馬屁和吹捧。

但是等到了馬屁結束之後,仍然有人很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趙豹開口說道:“大王若是將河東郡中秦人全部驅趕回秦國,那麽兵員的補充恐怕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很顯然,趙豹還是沒有放棄用河東郡秦人補充兵源的打算。

趙丹神秘的一笑:“寡人雖然說了要將河東郡之中的秦人遷走,但是可沒有說過要把他們遷回秦國啊。”

趙豹看上去顯然有些懵了:“所以大王的意思是……”

不僅僅是趙豹,其他幾名趙國大臣看起來顯然也頗為不解。

趙丹不急不忙的開口說道:“這一次寡人雖然的確打算效仿秦王稷當年之事,但是卻並不是全然照搬秦王稷之所為。”

畢竟以史為鏡歸以史為鏡,但是生搬硬套那也不可能,針對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才是真的。

後世有一句話對此總結的很好,那就是“走中國特色的XXXX道路。”

這句話其實是非常有道理的。

趙丹現在就是要走“有趙國特色的河東郡融合之路”。

在趙丹看來,秦王稷當時的行為其實是有一種時代的局限性在裏面的。

從秦王稷的角度來說,當時那些魏國河東郡的魏人不但對魏國忠心耿耿,而且養著還浪費糧食,留著又浪費土地,幹脆直接趕走算求,還能夠憑空讓魏國增加大量負擔,可以說是一石幾鳥的好政策。

但是從趙丹來說,如果占領了河東郡的話,居住在那裏的秦國人口的確會遷走,但卻不會全部趕回秦國,回到秦國的只有那些完全沒有價值的老人。

為啥?因為趙國的高爐項目,已經在趙丹的授意下悄悄的啟動了。

高爐項目的啟動,就象征著趙國攀科技之旅的開始。

只要趙國的科技一攀起來,那麽密集型產業的出現就是必然,隨之所產生的就是對大量脫產勞動力的需求。

密集型產業的工人,其實是飽受壓榨的,尤其是這個產業剛剛出現的時候更是如此。

在趙丹的記憶之中,後世的工人們可是被壓榨了幾百年時間,才勉強有了一些權力呢。

既然是這麽艱苦、這麽被壓榨的事情,讓趙國的子民們去做顯然就是不太合適的。

所以這就是這些秦國河東郡的子民們派上用場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