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2/2頁)

這個計劃並不是趙丹臨時起意的。

事實上就連燕後過繼公子軻為子的計劃,也是趙丹在讓龐煖上一次出使燕國時帶給燕後的那封密信之中所寫的。

當時的趙丹就非常清楚的知道,這位謚號為“燕武成王”的燕王,其壽命已經是時日無多了。

只要這燕王一死,公子軻繼位,兩歲的公子軻顯然不可能處理政務,那麽趙丹的同胞姊妹、公子軻名義上的母親燕後就理所當然的會臨朝攝政。

考慮到公子軻和燕後孤兒寡母的處境,至少在幾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裏,這對母子都必須要牢牢的依靠趙國這個娘家。

如此一來的話,趙丹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讓趙國主力西進南下,而不必擔憂燕國還像歷史上一樣時不時的跳出來在背後捅趙國一刀了。

歷史上的戰國末期,燕國就是好像吃錯藥一樣瘋狂的背刺趙國,屢敗屢戰死不悔改,導致趙國名將李牧始終被牽制在北方,無力顧及中原戰事。

否則的話一旦解放李牧南下,以李牧面對秦軍全勝的戰績來看,說不定還真就有逆天改命的希望,至少給趙國續個幾年命不成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固然歷史上後來的兩代燕王都是昏君,但是趙丹更希望的還是一個能夠和趙國親善,讓趙國至少在幹翻秦國之前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燕王。

公子軻和燕後這對孤兒寡母,正是趙丹所青睞並選中的最佳人選。

說起來這一招還是跟呂不韋學的呢,那華陽夫人能把趙異人過繼當兒子,燕後當然也可以啊。

以史為鏡嘛。

而且趙丹這說起來還真不算是趁燕後這個自家親人之危,在歷史上來說,燕武成王死後這位燕後就被軟禁在深宮裏,最終以不到三十歲的年紀郁郁而亡。

所以趙丹這一出仔細想想,其實還算是救了自己親姊妹燕後一命呢。

其余趙國大臣看著趙丹這副模樣,哪裏不知道趙丹早就已經決定了?於是紛紛點頭附和:“大王之見,甚善!”“便以那公子軻為王罷。”

在接二連三的事情之後,現在趙丹的威望幾乎直追秦王稷,確實也很難有人敢反對了。

趙丹見大臣們紛紛同意,當下也不啰嗦,直接拍板:“既如此,那麽繆卿立刻派人回復昌國君,轉告寡人的命令,讓其等到燕王晏駕之後,務必要第一時間護得燕後與公子軻之性命,若事有不逮,則將兩母子送來趙國,寡人自會發兵,為公子軻討回公道!”

“還有,命北方五郡先行集結一萬兵馬,中山郡再調集一萬郡兵,屯兵兩萬於顧城之中,一旦事情有變,立刻進軍燕國!”

“對了,那鄭朱和蘇代也不要閑著了,讓他們都去寡人要他們去的地方!”

……

說了好幾分鐘之後,趙丹才終於說完了自己的命令,神清氣爽的看著面前的大臣們:“都明白了?明白了就去幹事吧!”

大臣們齊齊俯首,言語之間帶著無比的恭敬:“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