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固執的範睢

和趙國議和,南下伐楚?

範睢這一番話說出來,在場的秦國君臣就瞪大了眼睛,甚至有些按捺不住的家夥都想問問這個範睢是不是吃錯藥了。

自從進入戰國以來,秦國的戰略大方針其實一直都是不變的,那就是誰強我就打誰。

依照這個戰略方針,秦國先是用兩場大戰幹翻了一代昏君楚懷王率領的楚國,然後又利用齊湣王的愚蠢積極的參與到了五國伐齊之中,把史上最強的“東帝”齊國也打得一蹶不振。

在楚國和齊國都被打爆了之後,那麽接下來的任務顯然就是秦國東北邊的鄰居,新晉崛起的強敵趙國了。

自從二十五年前齊國國勢大衰之後,秦國的戰略中心就已經慢慢的轉移到了趙國身上,而趙國在成為戰國老二之後,挑落老大秦國也就是理所當然的趙國國策了。

當然了,雖然早在齊國覆亡之後秦趙兩國就已經相互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了,但是戰爭並不是立刻就在兩國之間爆發的,而是經過了整整二十五年的醞釀,才最終來到了長平之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一開始的時候,秦趙兩國相對來說還是維持了一段時間,雙方大約有十五年左右的大體和平。

那是因為在這段時間裏,秦國和趙國的策略相同,都是“先弱後強”。

於是秦國在相邦魏冉的力主下,將主要攻擊目標都放在了魏、韓、楚三國之上。

在這樣的方針指導下,秦國連番征戰奪取了魏韓楚三國大量的土地,白起也在這段時間裏不停的刷新著自己的斬首世界記錄,成為真正名震天下的無敵殺神。

而趙國這一邊的主要戰略目標,則放在了東邊的齊國身上。

趙國趁著齊國國勢衰落,田單又不得齊襄王信任的時機連番征伐齊國,足足從齊國手中奪得七十多座城邑,將原本屬於齊國的河間地(黃河兩條幹流中的一片平原)除了聊城和饒安之外的其他地區完全奪走,更是讓廉頗“吃飯睡覺打齊國”的聲名傳揚於天下。

在這十五年的時間裏,秦趙之間基本上是相安無事,雙方的鬥爭主要集中在外交戰場上,由此也誕生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等後世耳熟能詳的典故。

在這個時間段,雖然秦國更強大,但是趙國憑借著藺相如的尖牙利嘴,總算也維持了一個五五開的局面。

但是這種和平是注定不可能維持太久的,畢竟秦趙王族雖然五百年前是一家,可如今卻存在著根本性矛盾,都想要相互吞並的。

秦趙之爭的序曲,從十三年前的華陽之戰開始。

當那場華陽之戰中,白起和魏冉率領秦韓聯軍一戰斬首魏趙聯軍十五萬人,不但一舉打掉了魏王圉所有的雄心,更結束了秦趙之間短暫的和平。

而雙方正式的戰爭大幕拉開,便是九年之前那場鼎鼎大名的閼與之戰了。

在閼與之戰中,趙國馬服君趙奢在趙惠文王堅定的支持下,憑借著“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無比勇氣,一戰殲滅秦軍十萬大軍,殺死秦軍中僅次於白起的二號大將胡陽,重挫了秦國打擊趙國的圖謀。

閼與之戰的失敗也直接導致了秦國政壇的劇變,穰侯魏冉為首的四貴一系不久黯然下台。

但即便是遭遇了如此史無前例的挫折,秦王稷也仍然沒有放棄“誰強打誰”的大戰略,而是在把穰侯魏冉推出去當替罪羊幹掉之後換範睢上台,采用“遠交近攻”的方式繼續和趙國爭鋒。

這就是為何秦國在韓國放棄上黨郡之後就沒有繼續進攻韓國的原因,因為秦國此刻的優先目標就是占領上黨郡,而並非滅亡韓國。

只要拿下了上黨郡,尤其是拿下了北上黨的滏口陘之後,擁有了滏口陘的秦國就等於是捏住了趙國的蛋蛋,想什麽時候捏爆就什麽時候捏爆,不管是沿著滏口陘來個什麽東出西出還是中出,總之隨便都糊趙國一臉。

這就是所謂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秦國表面上的意圖是攻擊韓國,但真正的目標仍然是趙國!

可以這麽說,秦王稷在閼與之戰後的這幾年裏,除了解決因為範睢四貴一系倒台而產生的政治動蕩之外,其他時間都在謀劃著如何向趙國復仇,把閼與之戰中失去的面子給找回來。

事實上秦王稷要找回來的不只是失去的面子,更是秦國一統天下的大勢!

只要把趙國這個最後的霸主級強敵幹翻,秦國統一天下的車輪才算是真正的隆隆開動起來,並且進入勢不可擋的快車道了。

對於這些,在場的秦國重臣們哪個不是心知肚明?

在這樣的情況下,範睢提出和趙國議和去打楚國,那簡直就是比剛才秦王稷提出來的調二十萬大軍南下還要更加扯淡!

秦王稷也同樣皺起了眉頭,有些不滿的看了範睢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