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鹹陽宮議(二)(第2/2頁)

一直很好的充當了一個吉祥物角色的秦國太子安國君終於在這個時候忍不住開口了:“範君,趙魏兩國同為三晉,且又為盟國,但憑一說客,恐難令魏國背盟攻趙也。”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了。魏國雖然在長平之戰時因為各種因素而不停的猶豫,但是魏國所猶豫的選擇從來都是幫還是不幫趙國,從來就沒有幫助秦國這個選項。

由於秦國發達的情報和間諜網絡,在場的秦國君臣對此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一直以來秦國君臣的想法就是魏國能夠中立就不錯了,根本就沒有想過魏國會加入到秦國這一邊來。

範睢看出了眾人的疑慮,不由笑道:“安國君有所不知,此一時,彼一時也。彼時魏國懼我大秦奪上黨而東進,故有助趙之意。然此刻齊楚趙三國皆魏國之強鄰也,又與魏國久有宿怨,三國合縱攻秦,我大秦固然難擋,但魏國又如何能夠心安?魏王必以此為患也!”

範睢說到這裏,頓了一頓然後繼續道:“故以臣之見,只需遣一得力說客往大梁,加以重金賄魏王之男寵龍陽君,則魏國必可出兵攻趙。如此長平無憂,我大秦無憂也!”

範睢這個上策,其實也仍舊是從外交的層面出發去看待問題的。

魏國處於中原之地,東邊是齊國,南邊是楚國,北邊是趙國,西邊是秦國和韓國,是不折不扣的四戰之地。

這樣的國界在魏國當年強盛成為戰國首霸的時候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魏國可以東南西北吊打一切,鎮壓各種不服。

但是等到如今魏國衰落下來之後,原本的好處對魏國來說就是壞處了,因為現在魏國變成被別人從東西南北各個方向過來吊打的對象了……

之前魏國因為害怕秦國占領上黨之後繼續東進,所以想要出兵支援勢單力孤的趙國以阻止秦國東進,從魏國的立場來說這顯然是非常合理的。

可現在情況又不一樣了,如今趙楚齊聯合起來對付秦國,如果秦國被三國打敗之後,這三國會不會趁勢把正好夾在三國中間的魏國給滅掉然後瓜分了呢?這是魏國必須要警惕的。

其實也不僅僅是魏國,就連北邊的燕國,其實也同樣害怕被齊趙兩國瓜分。

說白了,趙楚齊這三國同盟,可是如今戰國七雄之中第二、第三和第四之間的同盟啊,這樣的同盟實在是太強大了!已經足夠引起其他國家的擔心和害怕了。

有了這種擔心和害怕,秦國和魏國之間就存在著化敵為友並肩作戰的可能性,而且這種可能性其實還不小。

範睢這一番分析下來,在場的秦國君臣這才恍然大悟,個個向範睢投以佩服的目光。

這就是範睢的能力所在,這位秦國名相總是能夠在波瀾詭譎的復雜外交局勢之中,敏銳的通過各種情報分析出局勢的關鍵所在,從而正確的去采取應對方針,定制出有利於秦國的計劃。

一旦範睢的計劃實現,那麽原本秦國單挑趙楚齊的局面就會演變成秦魏燕和趙楚齊之間的六國大戰。

如果再考慮到此刻的主戰場實際上是在韓國的上黨郡之內,那麽事實上這一場大戰,就是一場戰國七雄全部參與其中的——超級大戰!

秦王稷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即便是如今已經是六十五歲高齡,但是這位秦國的君王仍然被範睢口中說出來的計劃激得有些熱血沸騰。

於是秦王稷用力的點了一下頭,沉聲道:“範君之策,大善!便依範君之言,立刻遣使往薊、大梁,務使燕魏兩國出兵助我大秦!此戰關系重大,諸臣需盡心竭力,若有陽奉陰違、私通敵國者,寡人定斬不饒!”

在說到“私通敵國”的時候,秦王稷的眼中閃過了一道濃濃的殺機。很顯然,武安君白起為帥一事被泄露並且在趙國邯鄲傳得沸沸揚揚一事讓這位秦國君王極為不滿,已經對這些臣子們產生了一些懷疑。

若不是找不到是誰泄密,甚至眼下連懷疑的對象都沒有幾個的話,秦王稷早就大開殺戒了。

秦王稷一發話,在場諸臣子立刻齊齊俯身,異口同聲:“諾。”隨後紛紛告退。

在趙國和趙丹連番出手之後,秦王稷和範睢這一對君臣,終於也要率領著秦國展開淩厲的反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