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互相夾擊(第2/3頁)

李濤按下有些興奮的念頭,上馬繞路趕往接應地點,那裏離隱秘營地不遠,有一組特勤隊會在那裏接應。稍稍走遠後,兩人都打馬加速,他們都急著趕路,沒有留意到身後兩百步外還有兩人在跟著他們。

這裏離復州已有三十裏,自從漢民被斬殺一空之後,沃野荒草叢生,兩人行走其中,四周荒涼的原野顯得十分安靜,只有一些鳥鳴和昆蟲的鳴叫,馬蹄踩在荒草中,發出的蹄聲也變得沉悶,但這很符合李濤現在的希望,這樣能避免蹄聲傳遠。

他們很快到了接應地點附近,這裏是一片丘陵的出口,再往前便是尖子山,他們的營地就隱藏在尖子山中。李濤和齙牙躲藏的地方在設伏地南邊的一個樹林,有一條林間小道可供通行,他們在設置這個接應點的時候,就準備了預案,這條小路是建奴慌亂中最可能選擇的方向。

三人熟練的取下馬背上的攜行包,裏面分格放著絆馬索、鐵蒺藜,齙牙還有一副地弩,他們在拐彎處連著拉了兩道絆馬索,又隔開一點拉了最後一道,以對付那些能跳過前兩道的騎兵。最後在前後各鋪設了六道繩連的鐵蒺藜,最後在前後扔了些單個煮過毒的鬼箭蒺藜。

他們都是幹慣這些事情的,三人沒有任何交談,很快便安靜的做完。一切安排好後,李濤幾人便隱伏於林中,他帶著另一新隊員在一側,齙牙牽著三匹馬單獨到了另一側,將馬匹栓在了林子深處,三人各自將短銃檢查一遍,又拿出了弓箭。

埋伏好後,林中又變得靜悄悄的,李濤靜靜等著另外一邊的伏擊,遠處一聲鳥鳴,學得惟妙惟肖,李濤向對面的齙牙打個手勢,幾人同時取出重箭,搭在了弓弦上。

寂靜了片刻,突然一聲猛烈的爆炸聲從北面傳來,那處冒出一股濃重的白煙,帶著無數破碎枝葉飛上天空。林中群鳥驚飛,林間小路上各種小獸狂奔亂逃,雖然隔著兩百步,李濤仍感受到了地面的輕輕震動。

兩顆小石頭啪啪落在小道上,李濤探頭看了一眼,知道是那邊設置的地雷,這就是特勤隊的奇怪武器之一。

早在宋朝便有原始地雷的應用,到明初時候,《火龍經》中便記載了專用的連環雷,經過兩百多年緩慢發展,與其他火器一樣,到晚明時出現了很多種類,有自犯炮、伏地沖天雷、萬彈地雷炮等十余種,最先進的已經采用觸發方式,使用鋼機發火。鋼機發火的觸發雷,戚繼光便曾在薊鎮用於城下防禦,其中威力最大的,便是特勤隊最喜歡的萬彈地雷炮。

自從文登燧發槍大規模應用後,工坊也開始用燧發機試制地雷,使得點火率比鋼輪地雷提高一大截。萬彈地雷炮采用絆發,下面是陶瓷容器的裝藥,上面鋪設碎石,屬於定向雷的雛形。這種地雷埋設方便,甚至可以不用攜帶外殼,帶著一包火藥到地方後尋找一處合適的地方,在道路側面有壁處挖坑打洞,洞口呈喇叭狀斜指前方,再就地砸一堆小石塊鋪設在上面,最後掛上燧發機便可,既能絆發,也能用人拉發。

李濤不用想便知道那些建奴肯定損失慘重,那邊隱隱傳來慘叫和弓弦震動聲,喊殺聲漸漸往南邊而來,李濤藏身在一棵樹後,靜靜等待著,最好的時機是建奴被絆馬索摔成一團的時候,後面的騎手也會停下,那時目標都是停止的,他們就可以用精度更好的重箭先殺傷數人,然後抵近用短銃攻擊,這樣能有效殺傷敵方,也能造成對方極大的慌亂,給最後的肉搏減小難度。

馬蹄聲漸近,已經能聽到滿語的驚慌叫喊,李濤正要開始拉弓,突然一陣輕微的聲音傳入他耳中,雖然極其輕微,但讓他有一種熟悉而危險的感覺。

“蹲下!”李濤猛地將頭埋下,幾乎同時嘣嘣的兩聲震響傳來,一支重箭嚓過他的發髻,咄一聲悶響插在他面前的樹上,箭尾猛烈的嗡嗡震動。那名新隊員沒來得及躲開,破甲錐撕開鎖子甲命中背心,那隊員全身一抖,軟軟跌倒在地上。

摩擦枝葉的聲響從身後傳來,有人在快速接近,李濤不知敵方人數,一個翻滾躲藏到樹的另外一邊,口中大喊道:“齙牙,後面有韃子。”

對李濤等人來說,形勢轉眼大變,他們想夾擊對方,現在反倒被夾擊,實際上幸納若不是想追蹤他們,早就可以對他們突襲,只是此時達哈等人顯然遭遇埋伏,又發現李濤等人布置歹毒,如果不出手,達哈等人可能全軍覆沒,才出手對付李濤等人,要接應達哈撤退。

齙牙他在道路另一側,他身經百戰,早已發現了情況,探頭發現那邊有人影正在急速接近,手中重箭疾射,目標靈活的一個閃身,箭支射中了一根樹幹。

一箭不中,兩個敵人轉眼已在十步外,李濤從樹身左邊剛探頭一看,正好見到左邊的韃子手臂猛揮,一支飛劍破空迎面飛來,李濤迅速縮頭轉身,右手的短銃對準記憶的方向扣動,豈知那建奴反應敏捷,槍響前便往右一閃,短銃轟鳴一聲打了個空。李濤也不管打中沒有,迅速的扔下短槍,抽出飛斧往另外一個建奴白甲投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