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2/2頁)

看明白了這封交涉書的意思後,奧斯曼就更加懵逼了,大食此前雖然在大唐這裏得到了很多利益。但是,他們畢竟是兩個帝國,大唐居然會用到制裁兩個字,簡直是太可笑了。

他可以停止對拜占庭舊地繼續的攻伐,這已經算是給大唐面子了,但歸還領土,那是不可能的。

然之後,孫享福就跟他談崩了,開始率領使團成員,往本國撤離。

奧斯曼在其重用的親信小人的挑唆下,想扣留孫享福和使團,卻不想,使團早就走上了一條他們想都想不到的通道,向大唐現有領土的相反方向快速行進,在大食沿海,上了海軍早就等在這裏接應的船隊。

當然,這一路也走的不輕松,使團受到了不少在這一年多時間裏面,受到過他們恩惠的大食人的幫助,貞觀二十一年初,孫享福在布什爾碼頭上岸,一路北行,來到了李世民臨時設行營的地方,大概是後世的德黑蘭城一帶。

在這裏,現在聚集了大唐超過六十萬將士,其中大小不同口徑的大炮,有兩萬多門,鋼鐵外殼的蒸汽戰車三千多輛,各種其它新式武器裝備無數。

對於這場近乎平推式的戰爭,孫享福其實是沒有興趣看下去的,但他要盡可能的阻止大戰對平民百姓造成的傷害,於是,李世民給他封了一個戰區總管的官職,不指揮作戰,專門負責收攏被大軍攻略下來的地區的百姓,給他們重新規劃生活。

隨著六十萬唐軍的開動,大一統之戰爆發了。

在火器裝備的進攻下,大食人幾乎沒有多少反擊的可能,最開始和唐軍打了幾場損失巨大的正面站之後,他們就處於了節節敗退之中,再往後,孫享福甚至阻止了大炮轟擊大食人本就不多的城池,而是采用了勸降的方式。

不得不說,他的一張嘴,比大炮還要好使,大軍一路往阿拉伯半島推進,所過的城池,就沒有他喊不開門的,直到抵達大食都城麥地那,才出現了意外。

在孫享福的再三勸說之下,奧斯曼仍舊冥頑不靈,唐軍最終選擇了武力進攻。

貞觀二十一年夏,奧斯曼在麥地那,被唐軍的炮彈擊中,死的不能再死,歐亞大陸,正式進入了大一統時期,李世民得到了前方的戰報之後,留了孫享福繼續統領大食地區,自己,則是起駕班師回朝。

這個世界上,如果說誰最會,最能,將大食的攤子收拾好,那就非孫正明莫屬了,而李世民回去長安,也是要為這個新的世界格局,謀劃布置未來。

因為,以後,人們的生活,將會徹底的大變樣,沒有了外敵,不會再有軍備競賽,所關注的點,應該是怎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

軍人所承擔的職責,將是孫享福之前提議的,以各種救援保障為主。

各種福利項目,稅收結構,也都需要改變,當朝廷收的稅,都是為了給老百姓用的時候,其實,朝廷起到的作用,只是在平衡老百姓的利益而已。

種種的方向上的轉變,李世民在發動戰爭之前,都有很多構想,當然,其中很多,是吸收孫享福的意見,這些變化具體落到實處,可能還有一個過程,而孫享福,一邊在大食帶領當地的百姓種著地,搞著基礎建設,一邊在等著這個過程結束,他好回家享受人生。

完成了整體修建的新長安城,大到你用望遠鏡都望不到邊,它已經名副其實的成為了世界的中心。

清晨,喪鐘的聲音,敲響,一代賢相房玄齡,於貞觀二十二年八月十八日離世。

他臨死前的最後一封奏折,被其長子房遺直雙手奉至大明宮門前,沒有上交李世民,而是當著不知道為什麽會起這麽早,匯聚到大明宮門前的數萬百姓們,大聲誦讀了出來。

他誦讀的內容,並不復雜,奏請首位蕩平宇內,真正實現天下大一統的皇帝陛下李世民,加‘人皇’尊號,為天下所有人類之君父。

然之後,這很快成為了匯聚在大明宮前的數萬百姓的共同願望,而隨著他們的喊聲,驚動了更多的長安城的居民,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朝大明宮門前匯聚過來。

十萬,百萬,甚至兩百萬,三百萬。

現在,被長達數百裏的新城墻圈在裏面的人,可是有五百多萬人,有這個天下最大的熱鬧可看,誰還不出來看一看。

大明宮內,朝鐘轟鳴,所有在京七品以上的官員,紛紛朝宮內趕來,足有好幾萬之多,硬是將這座世界第一大的宮殿的大廳擠了個滿滿堂堂。

李世民推遲的話還沒有說出口,大廳之中,從太子李承乾開始,到數萬官員,便拜伏在地,奏請他順應民意,加‘人皇’尊號。

雖然,大家心裏都知道這是一場戲,但是,拉開這場戲的序幕的人夠分量,參演,扮演了這場戲的角色的人,也夠份量,所以,這場戲的結果,是必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