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武媚娘的建議(第2/2頁)

所以,臣女以為,陛下您不應該過多的考慮它的意思,因為可能很難懂,就像外行看一些物理學問一樣,您只需要知道它是一門高深的農作物研究技術,如果得以實現,能夠讓這個世界的農作物長的更加好就行了。

而眼下,我們應該利用它的一些特性,來為咱們大唐做些事情。”

“利用它的特性,做事情?”李恪有些疑惑的看向了武媚娘,他可是知道,這女娃的腦瓜子一向靈活。

“你倒是說說,有什麽可以利用的?”李世民能同意武媚娘在十九歲的年齡,就接任內侍監,自然是對她的才能有所了解,直接開口問道。

“陛下,連吳王妃都學不懂,那麽,世上的其它人,就更加學不懂了,而它,又確確實實,是這個世界上最高深的農學著作,並且,是漢字所著。”

李世民光是聽到‘漢字所著’這四個字的時候,腦海裏,就靈光一閃的出現了很多想法。

現在,波斯,天竺,整個南亞地區並入大唐在即,最終剩下的,只有拜占庭和大食兩國,而這兩國之所以能夠堅持到最後,其最根本原因,還是文化宗教的信仰不同。

儒家文化,基本進不到這兩個地方去,在狂熱的信仰支持下,利益,和物資,對於他們民間百姓的誘惑,都非常的有限,如何讓自己的文化侵入到這兩大帝國去,為將來的穩定統治打下基礎?

農學,這個任何信仰,都不可能抗拒的學說,就是比儒家思想,更能夠打開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帝國的文化傳播途徑的學說。

儒學,之所以為古代帝王所重,正是因為它能在政治上,為君主所用,而農學,同樣能為政治服務,而且,比儒學更加實在。

李世民腦海裏稍微閃過這些念頭,便恢復了清明,開口向武媚娘問道,“所以,你的建議是?”

武媚娘很是正式的彎腰下拜道,“臣女奏請,公布老師的這部著作,並在稍後,遣孫師出使大食和拜占庭帝國,宣講傳播農學知識,當他為大唐在這兩國打開文化宣傳的突破口時,傳道天下,有教無類,惠及天下百姓的老師,獲封聖譽,便水到渠成了。”

聽了武媚娘這話,李世民的眼睛眯的厲害,他想不到武媚娘這丫頭,會這麽的坑自己的師父,要知道,大唐將中亞和西亞部分地區的小王國全部並入,與大食和拜占庭帝國全面接壤之後,三國的敵對態勢,已經形成。

此時,另外兩國已經在采取各種手段自保,或者做一些戰略調整,沒有直接開打,還是因為大唐的吃相向來比較好看,讓他們沒有什麽借口出兵,當然,也因為他們現在十分敬畏,依賴大唐。

所以,現在三大帝國,算是處於一種冷戰期,而在這種兩國都在想盡辦法排斥大唐的情況下,出使這兩國,可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光是人身安全,都令人擔憂。

如果,李世民是拜占庭帝國,或者大食帝國的統治者,一定會第一時間控制住孫享福,壓榨他的才能。

但是,他內心裏,卻是比較支持武媚娘的建議,因為,做聖人的標準太高了,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來推動,全民公認,才能長久的保持住聖名,而孫享福做了聖人,李世民自己才好做做聖皇夢。

不過,他並沒有當場宣布照武媚娘的建議執行,而是讓其先行退下,留了李恪一個人在別墅內私聊。

“此女如正明所說,有宰相之才,然而,其功利心太重,為了表現自己的政治才能,絲毫沒有猶豫,就犯了內官不得幹政的律法,並且,將自己老師的人身安全置之不顧,其心毒也。恪兒,你今後輔佐承乾時,可要小心防備著她。”待得武媚娘走後,李世民沉默了片刻道。

“兒臣謹記,不過,或許是武侍監年紀太輕,思想激進,口無遮攔,沒有考慮那麽多朝廷規矩,就向父皇進言了,還請您不要往心裏去,只是做內官的話,她就算出言議政,也不過是幫助朝廷出謀劃策而已,並不能掌實權,而她的才能,確實如孫師所說,可堪大用。”

武媚娘是孫享福門下,與李恪這個孫享福的徒弟兼妹夫天然親近,雖然他也覺得武媚娘的表現有些過了,但還是為她說了幾句好話開脫,武媚娘是聰明人,說不定規勸幾句,以後就能改主意了。

然而,李世民卻是搖了搖頭道,“你還是提高些警惕的好,不過,她的建議確實不錯,稍後,等正明宣撫六都的行程差不多的時候後,你便上一道折子吧!”

聞言,李恪有些愕然道,“兒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