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2/2頁)

房玄齡回話道,“從前段時間的書信來看,應該到了雲南。”

李世民聞言,想了想,又道,“那正好,讓他們夫婦率領文工團和一些慰問物資,往吐蕃各地走一趟,替朕宣撫各部,這樣也能讓明年咱們全盤接手吐蕃之地的時候,更加順暢,讓安南軍分一支護衛軍,保障他們的安全。”

房玄齡點頭道,“正明最善處理少數民族問題,陛下這個打算,十分巧妙,不過,這吐蕃之地究竟該如何管理,咱們還需有個全盤的考量。”

李世民聞言,在議事廳懸掛的地圖上盯著這片區域看了好一陣之後,才開口道,“吐蕃一旦全盤接手,它將是咱們未來進軍迦樓縷波,天竺等國的前哨陣地,駐軍不可少。朕欲將其設為邏些道,調任李績為大總管,整合招募寧川道,劍南道以及吐蕃本土的比較適應高原氣候的青壯入伍,在明年入冬以前,接替正明,駐守當地。其總兵力規模,暫定為十二萬,此後,這支大軍,將與耽摩道劉弘基部左右兩路出擊,攻略,管理整個南亞地區疆域。”

用兩個州道,二十萬左右的軍隊,管理人口超過三千萬的整個南亞地區,這是李世民沒有辦法的辦法了,大唐人口現在才三千五百多萬,卻有一百萬左右的軍隊,比例達到了三十幾分之一,這太高了。

畢竟,三千五百萬人,至少有三千萬是老人,婦女,小孩,年輕男丁從軍的比例,差不多到了五比一,要是再大幅增加,別的方面的生產,就都會受到影響了。

目前的辦法,就只能是緩,等更多大唐的青壯成長起來,更多新收服的國家的青壯漢化過來,能夠應用於軍事。

所以,在房玄齡對李世民的規劃表示出了贊同,並且擬定了命令發往關中之後,他們又商議起了兩百多萬修路工人的安置,以及明年收編的王國的事宜,能從這裏面整編出幾萬兵力出來,也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

還沒有到臘月,吐蕃整體並入大唐,松贊幹布封青藏王,農國公太子少師為邏些道宣撫使,帶領文工團,三萬安南軍入藏,宣撫各地的公告,和任命的聖旨,節符,就到了孫享福手上。

也幸好文工團的人手集結,慰問的物資調集還需要一些時間,孫享福可以在明年正月過後入再出發,否則,孫享福估計會在心裏把李世民罵死,寒冬臘月進藏區,這是要把他折騰死的節奏。

雖然經過了幾年的摸索,商賈們已經找到了一些對抗高原反應的辦法,但孫享福不認為這一趟會輕松,因為,後世有過旅遊經歷的孫享福知道,高原反應的那種痛苦,有多難受。

“讓文工團大部隊來這邊集合,咱們回九垸縣過年吧!正好把孩子們放回去,吐蕃高原,他們不適合跟去。”接完聖旨後,孫享福在大理的居所中,與虞秀兒商量道。

虞秀兒點了點頭道,“妾身也是這麽想的,聽說中原漢人去到吐蕃高原,會頭痛難忍,像生病一樣,此番,咱們可要多帶些藥物防身。”

孫享福苦笑道,“那種痛,可不是吃藥能解決的,只能稍稍緩解,不過,在上面生活一段時間,適應了就好了。這斷時間,我跟祿東贊有許多交流,其實,上面,也就少數地區,待著會難受,他們主要生活的地方,比如邏些城的位置,地勢就並沒有那麽高,漢人去到那邊,也不會有不適的反應。只是啊!我有些擔心你的臉,會跟那些吐蕃女人一樣,起高原紅,這樣可就不美了。”

“啊!去吐蕃,臉上會起高原紅?”

不光是虞秀兒,李香蝶和姚紅袖也發出了驚叫之聲,顏值,是她們除了嗓子之外,最看重的東西,如果去吐蕃,可能損害她們的顏值,那這趟差事的代價可就太大了。

孫享福安撫道,“放心,多擦護膚的油膏,多喝酥油茶,去了就待在地勢不高地方,只要不常年生活在那邊,應該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