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開工(第2/3頁)

孫享福聞言,點了點頭,他雖然不是理科生,對於後世學校裏學到的理科知識,也忘了一大半,但需對其主要原理,和一些常識性的基礎知識還是知道的。

比如鎢絲可以做電燈泡,銅線必須要橡膠皮包著絕緣這樣誰都知道的知識,他只要稍微提一嘴,就不知道能省下研究組多少工夫。

被劉士利這麽一說,孫享福還當真是想起了不少這些方面的知識,此前孫享福在編寫九垸縣學,初中物理教材的時候,可沒有將其編寫進去。

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把電弄出來的基礎,你把電的原理和一些應用寫出來,就太驚世駭俗了,那時只是將很多他還記得的物理定律和一些運算公式,寫了下來,交給學生們去研究驗證,現在,也都應用到了實際研究當中。

三天之後,劉士利帶著所有孫享福腦子裏還記得的,關於電,以及蒸汽機在車,船,紡織,等等各個應用方面的一些比較有前瞻性的認知,啟程回渭南了。

而孫享福,也開始隨著蘇定方他們組織好的墾荒隊伍,往三江平原而去,現在已經七月中,凍結期到來前的這一兩個月時間,他們爭取要完成開荒,和村落,城池的一些規劃任務,至於建築,基本得明年化雪以後才能開始動工。

“啊朗赫赫呢哪~……

烏蘇裏江來,長又長~

藍藍的江水,起波浪~

靺鞨人撒開,千張網~

船兒滿江,魚滿倉

……”

虞秀兒唱的什麽歌詞,並不是所有人都聽的懂,但是,所有人聽到她歌聲的靺鞨,或者室韋等部族的百姓,心裏都有一股酥酥的,甜膩,通透的感覺,莫名的心情就好了很多,幹起活來,也輕松的多。

過去的幾天了,他們算是見識到了漢人的力量,那種長達百米,底部穿著一排大石子的大漁網,只需要在湖區選擇一處寬闊的水域用船放下,由兩組人拉著大拉繩的兩端往岸邊拉,湖裏面那些不知道生長了多少年的大魚,就成堆的被拉到了岸邊,百姓們只需要將準備好的大框放在岸邊,挑個大的往框子裏面撿就好。

只一天的時間,用幾十張這樣的大網,各拉了幾趟,就捕到了足夠所以人食用好多天的魚貨,然後,家裏沒有多少余糧的靺鞨人和室韋人,就都可以安心地跟著他們幹活了。

劃定區域放火燒荒原,築水壩,架抽水機,那些原本全是蘆葦蕩子和野雞窩的地方,在耕牛大犁拉過之後,就變成了一塊塊良田,據說以後每年種出來的糧食,所有人躺在家裏吃一個冬天,也吃不完。

而且,他們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並不是在開荒,都在根據地勢高低,規劃地方,有的是開窯洞,燒磚瓦,有的是在劃村落的宅基地,據說,明年,這裏就會變成五裏一村,十裏一集,百裏一縣的地方。

所有的房屋,都會用厚實的大磚,粗壯結實的白樺樹做大梁建成,冬天的雪就算下的再大,也壓不跨,大家還可以在房子裏燒暖炕和暖壺,連牛羊,也是住這樣的暖房子裏,大家以後過冬,再也不用去山洞裏躲著了。

最關鍵的是,自己這些人得到這些房屋,田地什麽的,完全都不需要付出什麽,只需要跟著那些教種田的漢人,學習怎麽種田就好,即便是他們現在還沒有看到田地裏的產出,或者那些溫暖舒適的房屋究竟是什麽樣,但他們也覺得,這比以前臣服高句麗的時候,要好一百倍。

因為,自從臣服大唐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交過稅,而且,經常會收到統治這裏的將軍送過來的,一些做工精細的衣物,或者能夠驅寒的烈酒和一定量的糧食,基本不會讓他們過冬的時候有凍死的危機。

有人生病了,還有穿著白衣服的醫官給他們吃藥丸,一點也不苦,吃幾天後,大多數病症都會好,部落裏只要冬天不死人,新生兒很快就多了起來,人口壯大的趨勢也很快。

八九年的時光,他們已經徹底知道了什麽叫天朝上國,什麽是天底下最強的帝國的氣度,知道了當初他們的首領選擇向大唐臣服,是多麽英明的決定。

天黑了,篝火燃起來,香噴噴的飯菜,又可以敞開吃了,還有那種喝一口,就會全身暖和的烈酒,每個人每天都能喝一碗,然之後,大家就可以圍著篝火唱歌起舞了,那些漢人的樂器,能發出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來給大家伴奏,再沒有比這更幸福的生活了。

情感的交流,就是這樣,大唐的軍隊,當初和室韋,靺鞨,霫,契丹等部的將士一起聯合打過仗,所以,他們建立了友誼。

現在,這些部落的百姓,和大唐的百姓,官員們,一起捕過魚,開過荒,種過地,建設過村落,城池,所以,也建立了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