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到遼東(第2/2頁)

被他這麽一說,蘇定方略微顯得有些不好意思,遼東之地別說跟關中,山南道比了,就是跟北地的定襄道和河北道比,也有著巨大差距,尤其是室韋,契丹,靺鞨,扶余等幾個以漁獵為生的部落所在的地盤,非常拖後腿,導致安東大都護府空有遼闊的地盤和兩百多萬戶人口,給朝廷貢獻的稅收,卻是排在最末幾名。

當然,究其原因,就是李世民拿下高句麗和整個半島之後,把開發程度較高的遼陽,到卑沙一帶最富裕的幾個州,全部都劃到了河北道,並且把產出能力較強的百姓,遷了很多到關中和山南道。

而現有的地盤,由於百姓們處於農耕,和漁獵這種比較原始的生活狀態,商業沒有興起,自然是無法創造稅收了,要知道,大唐已經將農牧稅收全部免除了,整個黑水都護府和東夷都護府地界,一年都收不來幾萬貫的商稅,還不如山南道垸田區的一個縣呢!

也就從延津城往朝鮮半島幾個人口相對密集一些城池,商業方面勉強過的去,因為他們漢化程度比較高,平壤,漢城,熊津,金州等地,甚至有堪比大唐本土州縣的文化程度和耕種水平,畢竟,這些地方進入封建統治時期,已有六七百年了。

聽孫享福這麽打趣,上官儀卻是開口為蘇定方辯解道,“鄒公與蘇將軍都是武官,於民政,能做到現在的程度,已是不易,下官上任了之後才知道,他們在民政方面,還是有頗多建樹的。現在,咱們官府與當地的百姓相處的已經十分融洽,百姓甚至以身唐人為傲,很多地方,已經落實了新農村建設,推廣農業技術,已全無阻礙。”

“是麽,那咱們也別讓百姓久等了,打個招呼之後,讓他們快些回家忙活春耕吧!”孫享福笑呵呵說著,張軻領會了他的意思,便讓整個車隊走快些,不一會,便到了城下。

“有勞諸位父老鄉親前來相迎了。”

“農國公,是農國公孫正明,我在山南道做工的時候,見過他,他還送了我一包禮物的……”

“是啊!真的是農國公來了……”

諸國百姓紛紛彎腰拱手與孫享福見禮,從他們的反應,孫享福可以看出,這些百姓,並不是被蘇定方和上官儀組織而來迎接自己的,是而聽到了一些傳聞消息之後,自發而來的。

“對,我就是大唐農國公孫正明,這次來遼東呢!就是想教大家一些更好用的農耕知識,並且,將一些更高產的農作物,在這裏推廣種植,讓你們家裏的糧食更加充裕一些,所以啊!想要種新作物的人,這幾天可得抽多點時間,到城內的民學課堂來上課學習啊!”

孫享福對著人群講述了一番,頓時,人群中就爆發出了一陣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山南道有多富裕,南下做過工的人可都知道,他們回來了之後,把那邊傳的像人間仙境一般,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農國公孫正明在那邊種高產水稻,幫大家謀劃商業,現在,居然輪到他們遼東了。

要知道,他所說的新作物,可是去年才引進到大唐的,想不到,他們遼東之地,能夠先於其它地方種上。

其實,孫享福帶過來的這些作物種子,已經是嶺南道第二輪種植出來的成果了,所以,數量不小,當然,不可能滿足遼東地區所有的人,這也是為什麽孫享福沒有選擇直接在漢城碼頭上岸,直接在半島開始推廣種植,而是在卑沙城碼頭上岸,走河北道,往延津城來的原因。

因為,管轄地劃分過後,延津成了河北道進入安東大都護府的第一座新建的大城,這座城又地處安東大都護府屬下三個都護府的交匯之處,而且,由於百姓們經歷過淵蓋蘇文放火燒城,被唐軍所救的那場大戰,對於大唐的歸屬感最強,以這裏為基礎點,推廣新作物的種植知識,乃是最佳。

這不,人群之中,就有不少室韋,契丹,靺鞨部的人,之後程名振和張儉兩位都護,會組織治下更多的,想要舍棄漁獵,學習耕種的各部族百姓,過來延津學習種植技術的,畢竟,高產農作物,更加能保證他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