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2/3頁)

歷史上,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就從來沒有給王朝帶來什麽利益,因為,儒家將中原王朝標榜成了禮儀之邦,接受他們朝貢,要的是個面子,臣屬國朝貢過來價值一萬貫的東西,朝廷通常會返回價值兩萬貫,甚至更高價值的回禮給他們。

而且,一旦中原王朝有什麽變故,這些家夥們就會一擁而上,吸血吃肉。

所以,這種沒有實際意義的東西,孫享福自然不會讓它繼續存在,李世民也不會。這也就有了幾年前,大唐制定下來的針對臣屬國的一系列制度,和條件。

在希拉克略看來,就奴維斯現在說的這些條件,已經苛刻到了極致,根本沒有人會願意答應,可大唐,居然還要在這樣苛刻的條件下,再度加碼。

希拉克略再度道,“還提了些什麽條件,你說說看。”

奴維斯接著道,“首先,他們只會接受現有土地與大唐本土相鄰的王國並入大唐,並且,這些王國還要滿足全國有三成以上的人口,粗通漢語,一成以上的人口,會寫大部分漢字的條件。其次,這些王國之內,不能有不被大唐朝廷認可的宗教存在。再其次,這些王國之內,不能有不被大唐朝廷認可的奇特風俗存在。再再其次,不能……”

“你說了這麽半天,其實就一個意思,大唐帝國根本不打算接受任何王國臣服他們。”希拉克略打斷了奴維斯的話道。

他想不到,有那一個王國,能夠達到大唐這樣不切實際的苛刻條件,所以,就不需要奴維斯繼續廢話了。

“呃,我想也是這樣,那麽,他們此前的一系列動作,很可是故意激化我們各國的緊張局勢,目的,則是為了讓我們這些國家,采購他們大唐產出的物品,加大糧食,軍事裝備,等各方面物資的消耗。”奴維斯按照馬周給他的指示,把希拉克略往這條路子上引道。

其實,不用他引,希拉克略的心理就已經這麽想了,一口喝下酒店供應的果酒之後,希拉克略又道,“我想,我知道大唐是一個什麽樣的國度了,這是一個在財富中迷失了的國度,他們沒有吞並天下的野心,畢竟,他們的地盤已經足夠大了,比我們拜占庭帝國還大幾倍。他們只想著通過商業手段,讓他們現有的這些人,一直過著現在這種富裕奢侈的生活,他們治國的核心是財富,所有的政治手段,都是為獲得財富而服務的,而我們這些外國人,則是他們獲得財富的金主,他需要讓我們保持戰爭沖突,不斷的依賴他們,給他們貢獻財富。”

“對,應該就是您說的這樣,我們這些留學生,在大唐看到的,基本就是這樣的情況。

他們底層的官員,每天都在想辦法做的事情,就是怎麽讓治下富裕起來。

據我的那些同學們所說,他們的父輩,在朝廷上商議的政事,也是如何能夠賺錢。

而且,在朝廷之外的私下聚會之中,也是在討論如何擴大自家的產業,賺取更多的利益。

如果他們全面免除了農牧稅收,那麽,他們所有的稅收,都將來自於工商業,所以,這就是一個以工商業為主的帝國。”

如果奴維斯懂得後世的一個名詞,一定會說,大唐就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

可是,實際上嘛!卻未必是這樣,如果非要給現在的大唐定一個性,那它就是一個以農業發展為基礎,工商業發達的不封建帝國主義國家。

為什麽說‘不封建’呢?因為,它很開明,不搞封建迷信,思想禁錮那一套。

讓希拉克略想不到的是,即便大唐將收編的條件定的那麽苛刻,但是,那些求著被大唐收編的國家,卻都倍感慶幸,他們根本就沒有死心,反而是會拿著大唐設定的那些條條框框,準備去改造自己的國家。

大唐越是不接受他們,反而讓他們越發想要加入大唐了,這又是什麽道理呢?

因為,大唐在回復他們的時候,就向他們承諾了,一旦他們達到了大唐設定的指標,並入大唐之後,他們本國百姓將享受和大唐本土百姓同樣優厚的待遇,有屋,有田,免農牧稅,這只是最基本的。

未來,還將可能實現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養老等等福利待遇。

這樣,他們的國家,將會瞬間會從一個貧窮國家,變成一個富裕國家的一部分。

而那些現在已經滿足了領土與大唐相鄰,這個基本條件的王國,如果他們不快點改造自己的國家,達到被大唐收編的標準。

那麽,等待他們的,可能是那些比他們先達到了被大唐收編的其它標準,領土卻還沒有與大唐相鄰的王國的聯合毀滅。

到時候,這些王國的國王,別說憑著貢獻,享受大唐的爵位,宅邸,田地和財富了,就是想變成一個大唐普通的平民,都有可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