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2/3頁)

因為,他們的統治者不僅沒有在這件事情上有所作為,還想要更大量的使用大唐的產出的商品,也因此,他們更加需要錢,所以,會不斷的增加各種稅收,窮人就算把他們扒光了也沒錢,那麽,他們只好與本國的權貴富豪去爭利了,這會讓他們國內的穩定指數,大大的下降。

每個國家的富貴階層之所以富,都是有原因的,那都是掌握了一定資源和力量的階級,怪只能怪大唐的商品,太被他們所需要了,因為,設計打造這些商品的人,是來自後世的孫享福,他只是用後世一種比較爛大街的營銷策略,來設計制造商品而已,那就是‘被需要’,只要大唐造出來的東西,都是別人所需要的,那麽利益自然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大唐。

還有很多的別的因素,比如,西域諸國的富人大量的向大唐移民,也加劇了他們國內不穩定因素的增加,這也是大唐比較穩定的政治環境,比較安定,無戰亂的生活,被這些富人們所需求的一種表現。

所以,他們混亂的因由,已經埋下了,只等他們的統治者,把剝削的手段伸向最底層的平民的時候,大亂就會徹底爆發,屆時,就是具備給所有百姓帶去安逸生活的大唐出手的最佳時刻。

李世民和李承乾唱了幾年的雙簧,就是為了布好這個局,而這個局,在新物種到達大唐,高產的噱頭出來的時候,被馬周和唐奉義抓住機會,推進的更加完美了。

而當這些高產作物真正種出來了的時候,大唐將不再害怕養活更多的人口,在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生存必須物資儲備等等各方面完全準備好了的情況下,擴張,就會變的勢不可擋。

在李承乾在長安運作這一系列的驚天大計的時候,山南道這邊也沒有閑著,孫小妹,趙河,已經成了明星一般的人物,各種適合在南方種植的新作物,在郢州治下新開出來的垸田裏,種植了下去。

“呐呐呐,可別小看這個蝦,掌門說了,有它在,至少可以幫你帶動一個人口大縣的經濟,要不是掌門指定了用你治下潛江縣的地盤來喂養的話,我還舍不得給你呢!”在李恪按照趙河的意見,將潛江縣的一個大魚塘用石灰消毒殺菌之後,趙河很不情願的過來檢查水質道。

李恪看著那幾桶小龍蝦,有些郁悶道,“可是,你要我將整個縣一大半的土地挖成池塘,而且,都要像這口池塘一樣,用石灰水殺毒清理,這工程量也太大了吧!潛江縣可不是九垸縣那麽點地盤。”

潛江在後世,可是有兩千多平方公裏,已經升級為了市,這個時期它之所以出現,是郢州復設了之後,長孫無忌因為其境內有河道分流漢水,取漢出為潛的意思,才命名為潛江縣的。

當然,歷史上是宋朝才這麽命名的,而長孫無忌之所以這麽規劃,自然是因為孫享福當初劃分垸田區域的時候,就把這塊獨立的規劃了出來。

現在的潛江縣,其主要區域是安遠鎮蚌湖周邊,這塊區域正好可以圍成一塊大垸田,單獨成一縣,這樣之後會很好治理,而且,安遠鎮因為有多條河道交錯,水路發達,當地生活的百姓已經超過千戶,已經有了立縣治的基礎,長孫無忌才這麽規劃的。

它現在並沒有後世的潛江那麽大,因為其東部位置,是屬於復州竟陵縣,但也有差不多一千二百多平方公裏,一平方公裏用後世的田畝數量算,那可就是一千五百畝地,哪怕是只把一半的地方,六百平方公裏開發成養蝦的水塘,那也要挖九十萬畝以上的水塘,差不多快有整個九垸縣那麽大了,這個工程量,直接讓李恪有點頭暈。

“怎麽地,你覺得這些蝦不值?告訴你吧!就這幾百只小龍蝦,只要食給夠了,只需要兩三年的時間繁殖,就能把你整個縣的水塘全部都占滿,到時候,那可是取之不盡,吃之不完的蝦,這些蝦肉,人可以吃,這些蝦殼,是上好的雞鴨飼料,有了它,你就可以給整個山南道的雞鴨養殖業,提供精飼料,這可是源源不斷的財源收入。對了,你不是又接手了五十多萬耽摩來的勞工麽,都派過來,用雙翅犁,一遍一遍的刮土,挖水塘費不了多大功夫的。”

“行,我挖,但願你所說的是真的。”李恪一邊說著,一邊將那幾桶小龍蝦,倒入了這塊有幾畝大的池塘裏。

五十萬人,挖一百萬畝左右的池塘,平均每人其實只要挖兩畝,可即便是有雙翅泥這樣的削土神器,想要靠人力和牲畜,來將兩畝大的地方挖到一米多深,那也是非常有難度的事情,因為越是深,越是難挖,江漢平原區域,通常挖半米深,就會出水,在最開始的土層還能靠耕牛,到了半米以後,就只能靠鐵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