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再臨嶺南(第2/3頁)

最讓孫享福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沿街張貼的宣傳標語,全都是防病防疫,宣傳衛生知識的關鍵詞,不僅有字,還有圖,時至今日,馮盎一直執行著孫享福當初在這裏時寫下的防疫手冊上的東西。

“嶺南人口如此大幅度增長,馮公只怕掏了不少腰包吧!現在,您還在免費為生病的百姓治療疾病麽?”孫享福有些感嘆的問道。

“些許錢財,算不得什麽,咱們造更多的海船,就能從海外再淘回來,不過,也沒剩什麽家底了,你們善陽制藥廠制作的成藥,可太貴了,每年,我嶺南在藥品藥材上面的采購,就高達兩千萬貫。這幾年人口數量上來之後,開銷也越發大了,把之前的一些累積都快掏空了,這不,盼著你來,給咱們多開辟一些產業,好繼續維持下去麽。”

聞言,李泰才知道孫享福此前在船上說的那些話的意義,原來,這免費醫療,並不是九垸縣首創,人家嶺南地區,從貞觀元年就開始實行全民免費醫療了,而且,現在,百姓們直接是吃善陽制造廠制造出來的高價中成藥,當真是把錢不當錢花。

“難怪嶺南的人口有這麽大幅度的增長,阿月聽到小泰要來接替您的位置,還有些不高興呢!”孫享福恍然大悟道。

“呵呵哈,這有什麽不高興的,老夫為這裏的百姓出了一輩子的力,難道還不該享幾年清福?”馮盎聞言哈哈大笑道,他現在是名利雙收,也年過六旬了,可沒有一點貪戀權位的心思。

見馮盎的眼光看向了自己,李泰也是笑著接話道,“阿月姑娘有這樣的想法,實屬應當,若不是考慮到馮公年紀大了,需要休養,父皇可不會輕易調動您,小王多留馮公些日子,也是想讓您將治理地方的手段,多多傳授於我,如此,我才能更好的為當地百姓做事,還請馮公不辭辛勞啊!”

李泰這話說的漂亮,馮盎父子聽完,也是連連點頭,不一會,車子便到了馮盎的府邸,酒宴早已設好,阿月到這,跟在自己家一樣,帶著牡丹和芙蓉以及她自己的一些跟班,自去後堂開了一席,有馮智戣的夫人的小妾們作陪,倒也熱鬧。

孫享福,李泰,楊敏,以及一幹孫享福帶過來的農學生和護衛們,則全都在客廳開大宴席,吃喝了一番之後,孫享福首先給馮盎,以及剛才隨他去碼頭迎接,卻沒有資格上主賓車的,十幾個在廣州城做官,或打理產業的兒子們,介紹起了自己帶過來的人。

其中,主要說的是楊敏,他在造船這一塊,能給嶺南造船廠提供一些幫助和意見,關鍵是,杭州灣的航海學院,基本能夠落實,那麽嶺南道這邊,不管是派人過去學習,還是跟進,在當地也修建一座航海學院,都需要跟他大量的協商合作,一番聊下來,馮智彧等掌管馮家產業的人,便都和他親近去了,擴大航海規模的問題,也是嶺南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們把技術資源相互共享,對於解決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然之後,就是孫享福帶過來的農學生了,有二十多人,其中比較出挑的,有李默,張津,陳軒,韓維等,他們都算是孫享福認可的農門新一代弟子,會帶領學生們協助孫享福管理各種新作物,以及負責孫享福離開之後,對這些新作物的照料。

當然,說到這個,馮盎肯定就要問一問這些新作物的產業規模有多大,盈利預期怎麽樣了。

“是這樣的,馮公,新作物如果在嶺南種植成功,各物種,對不對外開發做成產業,是海外探索投資有限公司說了算,而按照此前我與武尚書的溝通,他那邊代表海外探索投資公司提出要求,凡是被他們認定可以對外銷售的這些新作物產業的盈利,海外探索投資有限公司,天然占三成股份收益,而且,無論這個產業做大做小,這都是恒定的。”孫享福解釋道。

馮盎點了點頭道,“東西是他們投資數千萬貫,組織人手從海外帶回來的,這無可厚非。”

見到他沒有異議,孫享福又道,“我農門負責將新作物種植出來,並且持續優化品種改良,對外推出,同樣占這些產業的三成股份收益,也是恒定的。”

“這個就更加沒問題了,這世上可是只有你農門的人,才懂得種植這些新作物,利用它開發成產業。”馮盎一點也不意外道。

他知道,孫享福在海外探索投資股份公司裏面的股份,已經被李世民沒收了,李世民這次恢復了他的官爵,可一點都沒有把原先的產業還給他的覺悟,那麽,農門不可能白白投入人力資源來幹活,因為,這些作物研究種植之類的,過程通常十分漫長,甚至有些種類,一輩子都未必搞的定,這些人,可都要錢養活。

“那既然您沒有意見,我就說說其它方面了。還剩余的四成的股份,是對外開放的,而為這些作物提供種植地的當地官府和百姓,可以優先購入這些股份,投入的土地,也可以折價算入股份中,並且,天然就有種植當地培植出來的非官府管制品種的作物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