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2/2頁)

“還真有?”

李元昌故作回憶的抓著頭皮,孫享福知道,這貨腦子裏根本就是空的,讓他自己想,肯定是想不出什麽來的。

正好,此時德叔安排了人端了火鍋上來,其中,可用作燙食的青菜有十幾種,孫享福指著其中一樣道,“這泡泡菜,難道不是你隨州所產?它與肉食在火鍋裏同煮,清香宜人,你知道現在它在菜市場的價格麽?在咱們山南道本地,都能賣到兩文錢一斤,是紅菜苔的四倍,到了鮮菜缺少的關中或北方,至少是五文錢一斤,你若是組織百姓種個三五萬畝,何愁賺不到錢?”

還別說,這種黑油白菜的種植方法,孫享福確實不止一次的在民學課堂上講過,可是,他一個堂堂的王爺,就藩上任之後,生活起居都是王府的宦官下人伺候,哪裏會注意到這些蔬菜在市場上的價格,或者稀缺度。

“您,您,您再給我一些提示,不為我的政績著想,您也得為隨州一萬多戶百姓著想啊!”

好吧!李元昌雖然是個蠢蛋,但他總算還知道戳孫享福的死穴,既然提到了百姓,孫享福就根本拒絕不了了。

“你呀!平時要是認真聽講,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踐當中,何至於耽誤了隨州百姓的這許多時光,隨州可不止有泡泡菜,還有銀杏,其果實不僅美味,還能入藥,善陽制藥廠就發了公告常年收購它,還有金銀花,紅頭蜈蚣,這些你們隨州有產的東西,制藥廠都收,給的價錢還不低。另外,還有芽茶插遷培植的技術,我在民學課上有講吧!把它成規模的種出來,每年賣茶葉的錢,肯定比九垸縣這邊種水稻的十倍收益還高,還有,香菇,蜜棗,胭脂紅仙桃……”

後世的孫享福可是荊州地區人,他出門,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必走一條高速公路,那就是隨嶽高速。

所以,他從隨州路過,在當地吃飯的次數,簡直無法計算了,這裏可是我國著名的銀杏和食用菌之鄉,特別是這裏產的香菇,那可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農產品之一,洪山雞燉香菇這道菜,幾乎是孫享福在隨州吃飯,每次必點的菜式。

而隨州芽茶,可是地裏標志保護產品,湖北十大名茶之一,在茶葉到處都是的後世,它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何況是在這個茶葉產出不大,市場緊俏的時代。

孫享福本以為自己跟他講過這些東西,他上任了之後,一定會做,誰成想,他是個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貨,可真真是把孫享福給氣著了,可氣到後來,孫享福不氣了,在他看來,李元景不需要武媚娘,李元昌才需要,到時候,讓她做九垸商會在隨州的負責人,最好把李元昌架空了,讓他在那邊混吃等死算了。

“原來,當地方官,應該學習的是這些,老夫,今日算是受教了。”等孫享福歇了口氣之後,長孫無忌朝孫享福拱了拱手道。

他任職地方官的經歷可不多,在揚州算是一次,不過那主要是去接手豆醬作坊,今天,是確實長見識了。

孫享福回了一禮道,“一地父母官,就要為民做主,這個做主,可不是把自己當成他們的主人,受他們供養,讓他們無條件的聽話,而是需要有經營思想,想辦法將他們帶入到更好的生活當中去,而如何才能有這樣的經營思想呢?多關注社會信息,至少要知道,市場上缺什麽,什麽東西值錢,自己有什麽,是不是能迎合市場,像九垸縣這種原本就是荒灘,築成之後,除了田地,什麽都沒有的地方,都可以引進一些技術來做產業,搞發展,何況是像隨州這樣,本就有數十種特產的地方,以當下我大唐各方面的技術水平,發展其實並沒有那麽難,用心去把它做大,就絕對窮不了。”

孫享福說到這裏,長孫無忌又想到了自己此來的目的,再度開口道,“想必,農學院這些畢業生,是了解這些土特產的價值和種植之法的,不知,正明可否將他們借給老夫,放心,待遇絕對等同官員,到了明年科舉過後,老夫可以直奏請陛下,取中,並且直接讓他們任實職。”

長孫無忌開了口,李恪,李元景,李元昌三人,也是用期待的眼色看著孫享福,這些農學院畢業生,可是經過幾年比較系統的農學教育,比他們這些只跟著孫享福在民學課上零零散散聽些粗淺理論的學生,水平高了可不止一籌,有他們在,治下的農業生產,可是完全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