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2/3頁)

李承乾點頭回答道,“是的,咱們關中有足夠多的熟手農夫教他們耕種,又有足夠多的人口,影響,同化他們,您看看幾年前從東北以及各個山區遷過來的少數民族百姓,他們現在和我漢人,還有無區別?在您的腳下生活,他們能夠受到最公正的對待,在關中數百萬人的影響下,他們能夠快速的被同化,所以,關中就是最適合推進融合政策的地方。”

聞言,李世民點了點頭又道,“你,是不是還有後續的話要說?”

“是的,父皇,您想要統一天下,最應該考慮的,是讓天下的人服氣,耽摩道的百姓遷過來,應該當做一個種子,最終的目的,是要讓他們在遙遠的疆域,宣示您的仁德。所以,不管是已經被運送到山南道的那些勞工也好,還是即將遷到關中的那些耽摩道的百姓,咱們都應該給他們的家人,親朋好友,留下一些信息。讓這些遷來這邊落戶的百姓,有了自己的房屋,田地之後,回去宣揚這裏的好,或者接他們的親屬過來。只要您的仁德之名在那些地方傳開,再配以各項利民的政策,相信,將那些地方的百姓,牢固的控制在我大唐治下,就不難了。”

聽完李承乾的這段話,李世民沒有表現出任何情緒,沉默了片刻,又道,“你此前之所以打斷侯君集的上奏,就是不想朕對西邊動刀兵?”

“正是,包括去年,在您回來之前,兒臣將國庫結余的稅款全部用完,也是這個想法。”李承乾老實的承認道。

聞言,李世民欣然一笑道,“算你老實。”

“父皇定然是早就知道兒臣的心思了吧!”

“那是自然,難道你以為朕就是個目光短淺之輩麽?”

“兒臣不敢。”

“怕也只是嘴上不敢,心裏卻是這麽想的吧!”

聞言,李承乾有些慚愧的低下了頭。

看到他這個表情,李世民再度開口道,“你知道,為什麽咱們大唐的各種制度改革,都進行這麽順利麽?”

這個問題,倒是讓李承乾有些發愣,道,“難道不是因為,改了之後會更好嗎?”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對,改了之後會更好,可是,沒改之前,誰知道它好?每一次改制,都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怎麽讓他們臣服妥協?”

這下,李承乾就被問住了,不知道從何答起。

不過,李世民並沒有因為他答不出問題,而輕視他,而是語氣溫和的道,“你是孫正明一手教帶出來的,所以,為人處世,類他較多,他的才能,只適合做事,你也一樣,想不到這些方面,也屬正常。就比如眼前,你就不能理解,朕為什麽表現出一副急欲對西域動刀兵的姿態。朕告訴你,這是政治需要。”

“政治需要?”李承乾有些詫異的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正是,今天,此地只有我們父子倆,咱們就敞開了心扉聊一聊吧!也能幫你在這些不擅長的方面,漲些知識。你應該知道,朕得這天下,是靠的什麽。”

看到李世民一副想要好好教子的姿態,李承乾急忙扮演了一個用心聽講的兒子,接話道,“軍中武將的支持。”

“正是,是他們,幫李唐,打下了江山,幫朕,奪得了天下,朕之所以能玩弄這些毒害中原多年的世家子於股掌之中,也真是因為朕背後有無敵強軍,朕做任何他們不願意的事情,他們都得忍著,因為他們打不過朕。所以,朕不能失去了這無敵強軍的支持,不能堵死他們向上的通道,要表現出自己和跟他們是一夥的,才能更好的收他們的心,讓他們全力支持朕的決定。”

“父皇的意思是,您只是假意表現這麽的急迫,而不真的要打?”

“若朕真的要打,你以為,就憑你那些小伎倆,能攔的住朕麽?”

聞言,李承乾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原來,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就是自己的父皇,他總是能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問題,細思之下,似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深意。

比如,在王浩死後,對孫享福的處罰,未必就不是暗中和孫享福玩了一出雙打,在世家子一心想拉攏孫享福到他的對立面的情況下,利用種種手段,最終,出現了現在世家改制分家,對國家,再難起到致命傷害的地步。

而和自己的雙打,好吧!現在反應過來了的李承乾,還在為自己擁有和父皇李世民玩雙打的資格,而欣喜。

那麽,讓自己在朝堂上跳的那麽歡,起到的作用就是,讓李世民可以有各種不能出兵的借口,繼續保持武將對他的忠心的同時,讓自己,也能收攏那些不想打的大臣們的心,攜裹他們做事情。

文臣武將的忠心,都在他們父子倆身上,自然是做什麽,什麽都成功,這才是真正的站在統治高度做事情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