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3頁)

馬周得知他的煩惱了之後,直接建議,讓他在交易中心掛牌,以更高的價格,出售自己手中的一部分股份,反正現在也沒有做什麽大股東限售之類的規定,增發完成,三天後就能允許在交易中心自由買賣,而且還沒有漲跌停限制。

於是,被編號為000001的長孫氏集團的股票,在交易中心允許自由交易的第一天,長孫無忌試探性的開始以更高的價格出售股票,這立即帶起了一陣股票交易潮,當天,整個交易大廳完成了高達三百多萬股的買賣交易,價格從長孫無忌最先掛出來的四貫,一路高漲到了五貫八百二十文,其中,長孫無忌五貫左右的均價,出手了一百萬股。

許多前幾天購入了長孫氏集團股份的百姓,僅僅事隔幾天,把自己買到的股份賣出去之後,居然得到了將近一倍的收入,而交易中心這天上午,也因為一千多萬貫的交易量,收到了一萬多貫的稅收。

然後,從第二天開始,擁有上百個穿著紅馬甲的交易員的交易大廳,就根本忙不過來了,暴利,對於富豪的吸引力,簡直是太大了,所以,所有在前一天沒有保持淡定,賣了股份出去的百姓,都後悔死了,包括長孫無忌,也覺得自己的一百萬股,賣虧了。

像尉遲恭,程咬金這樣手裏錢多的要發芽的權貴,一大清早就跑到長孫無忌的府邸大罵一通。之後,就帶著數百萬的現金存票,跑到了交易中心,誰叫長孫無忌有發財的事情,沒有最先想到他們呢,在他們看來,搞什麽增發嘛!長孫氏的產業缺錢,直接找他們投資不就完了,現在,他們可是要花一倍多的價錢,才能拿到長孫氏集團的股票,太虧了。

對此,長孫無忌也是無奈,誰叫這兩貨最開始的時候,還諷刺他將一貫錢的東西,賣三貫錢,是黑了良心呢!現在看到它的價值遠超三貫,後悔了吧!

有了兩個大戶,以及越來越多的大戶的加入,長孫氏集團的股價,可謂是一路高漲,第二天收盤,直接就到了七貫,然之後,大唐的報紙刊登出來了一則消息。

大唐無可爭議的首富誕生了,手上目前持有兩千四百萬股長孫氏集團股份的長孫無忌,個人身家達到了一億六千八百萬貫,超越當世第一世家,錢莊存款高達五千萬貫的王氏家主王旭的三倍。

這個消息一放出來,所有世家,甚至是普通百姓都一片嘩然。

五姓七家的人,全部都急了,這麽玩下去,他們以後在大唐,可完全排不上號了,因為,兩天以後,韋氏集團也要開始玩這種股份增發上市了,以長孫氏的行情來看,韋氏家主晉升億貫身家,也是輕易而舉。

所以,他們不能再猶豫了,必須改制,成為股份制公司,擁有在市場籌集發展資金的渠道,擴張自家的產業。

如果世家的改革,進入到了五姓七家這個層次,那麽,大唐在解決世家問題的方面,就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他們不能成為大唐發展的阻礙之後,必將成為大唐發展的助力,因為,長安那些金發碧眼的家夥,現在已經開始之乎者也了,孫享福也難得的給王旭寫了一封信。

內容不復雜,就是在王家沒有方向的時候,給他們指引了有一個方向而已,王家在改制擴張的道路上,已然輸給了長孫氏,韋氏等緊密團結在李世民身邊的關隴世家集團,在大唐本土,他們想要重新反超,重新站上巔峰的位置,已然是很難,半年左右的時間,足夠那些改制了的家族,將大唐有養份的地方,全部搶占,所以,他們只能向外,去開辟那些目前沒有被占領的市場。

孫享福從來就不反對大唐對外擴張,他只是反對以戰爭和犧牲人命的方式對外擴張,穿越的這八九年時光裏,他一直著力於提升大唐的國力,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在為擴張做準備。

現在,條件差不多就要成熟了,李承乾用提前花完國庫的盈余的方式,最多也就能拖住李世民一年,等到明年,安西大都護府屯田將超過千萬畝,糧食會多到吃不完,新農村建設也全面在國內鋪開,新一屆科舉,還大量為國家提供了可用的人才,補足了內政能力不足的短板。

而軍方的將領們,卻因為連續幾年都沒有戰事,得不到升遷,那種逐年積蓄起來的情緒,就需要得到一次爆發,就是不知道到時候誰會成為第一個被大唐踩死的倒黴蛋了。

王旭收到了孫享福的信之後,久久無語,世家現在的狀態,別說左右國家政治了,基本上是任由皇帝拿捏,而他,卻完全無能為力,他根本不知道為什麽這種趨勢突然就形成了,也對當下的這種局勢,完全無能為力。

“家主,族老會給出來的意見是順勢而為,除了海外貿易那條線,王氏的產業,應該盡快的完全清算,改制,給予所有的族人股份和向上發展的機會。”在交易中心找到了王旭的王安小聲向其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