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2/2頁)

類似上廁所,洗浴,的小事,有一按就沖水的馬桶,一擰就能出水的水龍頭之類的設計,九個人別說圍著李世民一個人轉,就是把留宿的妃子,甚至是多個妃子,一同伺候了,也一點問題都沒有。

“陛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其實並不復雜,有了這些便捷的設計之後,其實根本不用那麽多人打理,大的局面,宮苑總監那邊,會有專門的一整套班子應對,隨時待命,平常的日常生活,別說是九個人,就是一兩個人,專門的幫一個人打理,其實也忙的過來,如果有貴人們不喜伺候,甚至還能任性的獨居,不會在生活上面,浪費他們太多的時間。關鍵是,采用了這套設計之後,整個後宮,需要留下來的宮人,還不到三千。”

“不到三千?”李世民聞言一愣。

他太知道這個數據的背後的意義了,像他這樣配備最多內侍的皇帝,也不過才九個人伺候,那麽,其它可以稱之為主子的人,平均算下來,最多也就每人三四個人伺候,後宮總共才多少主子?算上李淵的後宮團體,加上所有李淵和李世民未成年的皇子皇女,也不過一百多號人,張純說三千人,還是因為宮苑總監那邊,預備下了做各種事務的整套班子,能夠有機整合,比如修剪花草和負責灑掃的園丁,負責一些搬搬擡擡布置場面的太監等,固定的工作並不多,都可以相互幫忙應對後宮裏一些各種各樣的需求。

在所有的享受基本都沒有打折扣的情況下,直接縮減掉後宮差不多九成的雜役仆人,這絕對是一件大功,這種節省全部體現在經費上,那可能是每個月數十萬貫,一年好幾百萬貫的開支,長年累月的計算下來,根本就沒有底,看來,孫享福做這套設計的時候,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真是用心良苦。

去到了二樓之後,李世民才體會到張純所說的視角最好的意思,寬大的陽台上,李世民居高臨下,能一眼掃過兩側所有的別墅,陽台上直接架有望遠鏡,這宮裏除了他老子李淵之外,可就住著他一個成年男人,他幾乎可以用望遠鏡,看到各棟別墅裏的一些情況,尤其是遊泳池和純透明玻璃的客廳。

三樓的書房和主臥,更加沒有讓他失望,那種超大彈簧床墊,帶著擺了上千本精美紙印書籍的大書架,還有書架旁,一溜有十幾樣可供運動鍛煉的器械,張純都大致給李世民講解了一下,酷愛運動,武藝不錯的李世民當場就試了試,感覺非常好。

“陛下,整個後宮別墅群的建築,全部都裝修配制好了所有用具,您和後宮各位貴人,皇子皇女,只要帶上自己的日常用品,便隨時都可以入住,至於原先宮中那些用具,許多大件的,可以直接歸攏在一起,將來擺放在皇城公園裏,供百姓參觀,小件的,貴重的,臣也建議,不要收藏在庫房裏蒙塵。按照舊宮的改造設計方案中,是要建設一座超大型的博物館的,博物館可以把皇宮裏的珍寶,都擺放在裏面,開放給百姓參觀,甚至,許多陛下,皇後娘娘,貴妃娘娘用過的舊物,也可以擺放在裏面供百姓參觀,有很多有年代感的東西,能夠記錄這個時代的變遷和進步。比如此前您常用的跪墊,後來用的胡床,禦椅,現在用的沙發,此前用的木質馬車,後來用的鋼軸承馬車,四輪馬車,五輪自行車,此前用的銅鏡,銀箔鏡,琉璃鏡,現在用的玻璃鏡……”

原本李世民不覺得這個提議有多好,可是越是想,越覺得這麽做的意義重大,皇帝收了這些奇珍異寶,沒有將其藏起來,據為私有,而是開放給所有的百姓欣賞,有條件的,甚至可以把玩,那麽,他們會更加理智的看待這些奇珍異寶。身外之物,同時,對於富有天下的皇帝也更加能理智看待。

至於說的那個記錄時代變遷,李世民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啊覺得孫享福這麽設計的初衷,是想讓人們看到進步的好處,刺激人們,積極爭取進步。

不過,光只是一個住的環境十分優越的話,還吸引不了像李淵這樣,享受了十幾年的老皇帝,因為在整個後宮裏,用於居住的別墅,只是很小一部分,它還有景觀園,嬉樂園,養生園,戲園,活動廣場等等設施,當然,還有更多的其它設施,正在建設之中,這裏可比原本像牢籠一般的皇宮,豐富多彩,有意思的多了。

李世民也正是因為整個人在裏面逛了一圈,才決定,後宮即日起,立即開始搬遷的,反正那邊已經建好的部分,足夠現在後宮內居住的所有人居住了,盡快的將那些從小被圍困在宮墻之內的人放到社會上去,也好讓他們更好的適應外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