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2/2頁)

“陛下,江陵城中那些老弱病患,臣已經安排他們返鄉了,這是山南道地方報過來的一些合作申請書,其它各州道的情況,也都類似。”長孫無忌將一疊計劃書放在了李世民的案幾上道。

李世民拿起其中一本,一邊翻看一邊道,“每一個能夠長久傳承的世家,都有其不為外人所知的底蘊,朕這一次,算是將他們的底蘊挖了一些出來。”

要說山南道的垸田區域,有人自信能模仿九垸縣做到高額盈利,保證治下百姓能獲得免費醫療,教育,和養老的福利,那還有一點可能,其它地方,想要開辟出這麽賺錢的產業,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但是,偏偏有些看上去偏遠,難以做出產業的地方,就有人想要去做。

為什麽?

因為,那些地方有不為人知的東西,比如金礦,銀礦,銅礦等。

很多世家,就是因為家中藏有一塊礦產分布圖,就能保持其家族每次在戰亂之後,都能快速崛起。

而現在,這種產業結合,資源捆綁給當地百姓開發的模式,卻容不得他們再藏著掖著,因為,他們不敢保證這些東西不被當地的人,或者別家發現,從而作為一種地方資源,開發掉。

所以,他們會主動申請,把這些有隱藏資源的地方接過來,反正能妥妥的賺錢,還能將自家的利益與當地百姓的切身利益捆綁在一起,何樂而不為?

反正不管那些合作究竟成不成,李世民是借此機會,將全國範圍內的資源分布情況摸了個底,這些資料的價值,可是不低。

“這些家夥的吃相那麽難看,當看到朝廷稍後才會頒布的管理制度的時候,一定會氣到吐血的。”屈突詮將李世民丟過來的一本冊子中的資源信息錄入到冊子裏之後道。

房玄齡有些擔憂的接過話道,“他們如果真的有像正明那樣的生發之能,也未必不能憑一些可持續生產的資源,做成產業,不過,他們做的這些資源開發的項目,終究有做到頭的時候,往長遠看,很容易出現問題,而且,咱們對外公布對這些產業管理政策的時候,他們很有可能出現反彈。”

房玄齡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朝廷對於所有非私人土地,都擁有主權,你像九垸縣那樣開發農業,食品產業這些東西,自然只需要按照你盈利的比例,將錢劃撥給當地百姓作為福利項目支出,可要是做礦產開發,那就不一樣了,不是說完全不可以,畢竟,有些地方,除了礦,就剩下礦了,可這些資源,都是屬於朝廷的,不是屬於當地百姓的,所以,你得出錢向朝廷購買,只能賺取差價的部分。

當然,這都還不是什麽難以接受的東西,朝廷會往每個商會團體派員監管,對於日常管理經營,他們不會指手畫腳,但是所有經營的情況,他都必須要了如指掌,定期向戶部,財部,商部,等有關部門匯報,還有暫停重大事項的權利,這個團體負責人,也不是必須由發起人擔當,是由當地百姓選舉,輪值擔當。

如果當地百姓有八成以上的人認為,發起人不靠譜,不能帶給他們更好的盈利,實現各種免費福利項目,他們甚至可以通過投票,直接將發起人踢出局,尋找別的人合作,甚至,自己經營。

你要問為什麽?

人家九垸縣也這麽幹的啊!而且,是主動要求這麽幹的,九商會從會長的任命,到重大事項決策,九垸縣虛歲到了十八的百姓,都可以參與投票,治下百姓不支持你,你就得下台,最多享受和一個九垸縣普通百姓一樣的福利待遇。

有九垸商會作為朝廷設立政策的幫手,其余的人,就算再有不同意見,也都是多余的,人家可是有成例豎在哪裏的。

“反彈也是無用了,這近一個月折騰下來,朝廷的宣傳早就下到各個地方,有了報紙上那麽詳盡的解釋和法部官員,文工團體系的大力宣講,他們再想煽動百姓,就很難了,即便他們最終都沒有把握做,撤銷申請,咱們不還賺了這些資料麽?有了它在手,咱們倒是可以自己做一些項目了。”

李世民的最終目的,還是想將這些福利政策鋪向全國,因為,孫享福已經向他證明了,一個地方,達到了像九垸縣這樣的程度,就不是誰輕易的可以搞的亂的了,所以,那怕一年只能推動幾個縣達到九垸縣這樣的程度,他也會慢慢的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