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2/3頁)

“你的意思是,因為咱們不能讓所有人把自己盈利的一大半白白的貢獻出來,所以,目前沒辦法做到?”

“算是吧!”

“那,加征商業稅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李世民試探性的問道。

孫享福卻是想都不用想就答道,“不能,歷史早就告訴了我們,國家征收的稅收越重,經濟反而越不好,咱們大唐的商業之所以能蒸蒸日上,就是因為稅收低,使得商品,金錢,在市場上有了更多流通和滾動,這又帶動了財稅的增加,加征商稅,不僅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反而會讓民間商業發展更加緩慢。”

“你既然已經把這些問題看的這麽清楚,那麽,一定有解決的辦法吧!”李世民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須道。

孫享福搖了搖頭道,“無論如何,這都需要經過一個緩慢的過程,就跟新農村建設一樣,想要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九垸縣,可以說是咱們率先樹立起來的一個模板,這個模板,目前大致可以解決十幾類似規模的縣,幾十萬戶百姓的問題,如果,想要在更多的地方,更廣的範圍,推動這樣的福利項目,就需要更多不同類別的項目來支撐,我想,那些人,之所以搞這麽大的動作,就是想將這些開發項目的權力,抓到自己的手上。您想想看,如果全國範圍都像九垸縣這樣實現了這些福利項目,而為百姓們提供這些福利的,卻是這些以世家財團為主開辟的如九垸商會這樣的組織,屆時會是一副怎樣的畫面?”

被孫享福這麽一說,李世民之前想不通透的地方,整個都通透了,世家子們,原來,是想通過這樣的手段,來轉型,並且完成未來的布局。

“那麽,咱們應該如何應對?”

“之前我已經跟您說過了,設立監管制度啊!

包括九垸商會這樣已經開始運轉的組織,朝廷都要設置有一個有效的管理制度來跟進,可以允許其有一定的財政自由度,但是,必須接受朝廷的統籌控制,不能與朝廷對抗。

就比如之前的國企,在利用當地資源和百姓勞動的產出,創造了經濟價值之後,朝廷不能簡單的將這些獲得的利潤,全部上交給國庫,甚至被拿做它用,而是應該按照朝廷的稅率交稅之後,將剩余的部分,留做當地百姓的民生保障。

朝廷可以在戶部,設立一個社會保障口,給各地想要和朝廷合作開發資源項目的民間商業組織下規定,將所得收益的一大部分,按比例,劃歸到一個專項資金賬戶裏面去,這個賬戶裏面的資金,可以負擔治下百姓三成的醫療,養老,教育的開支的話,那麽,百姓就需要自付七成。

這個賬戶裏的資金,可以負擔治下百姓五成的福利項目開支,那麽,百姓享受這些福利待遇,就只需要自付五成。

如果,賬戶裏的資金,能夠像九垸縣這麽多,可以完全負擔治下百姓的各項福利項目開支,那麽,百姓享受這些福利待遇,就全部免費。”

聽了孫享福的這個建議,李世民頓時眼前一亮,他這種構想,等於是將百姓的福利待遇,交給百姓自己來做,朝廷設置規定,負責監管,投資開發項目的人,則是和當地百姓存在兩種關系,即是合作生產的關系,也是相互監督的關系,因為,這些人如果不能切切實實幫助百姓們發展項目,獲得一定程度的福利保障,百姓們不會答應,投資開發項目的人想要獲得盈利,也需要百姓們確確實實有足夠多的產出才行。

當然,這還只是孫享福一個簡單的構想,具體怎麽將它變成可實際操作的制度,還需要研究考證,這同樣,只是給李世民指出了一貫方向而已。

在後世的企業,可都要求必須要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醫療保險之類的項目的,而且,當企業做到了一定的程度,書記,工會主席之類的,就給你派過來了,各級企業上市公司,基本都是由各級國資委主要控股,這種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孫享福把李世民往這條路子上引,讓他套用到當下,究竟能做到什麽樣的程度,就需要他根據當下的社會情況去研究。

把這個問題聊通透之後,孫享福一股腦的給李世民提了很多後世已經基本使用成熟了的套路,教他制定規則,學會了套路的李世民一刻都沒有多留,都沒有跟已經關注了這邊很久,很想過來拜見的李泰李恪兩兄弟聊幾句,就直接走了。

所以,當李泰和李恪事後詢問孫享福,李世民來這裏都講了些什麽的時候,孫享福只是告訴他們,是來讓他們安心在這裏種地的。

這個看似簡單的回答,卻是讓他們心中翻江倒海的想了許多,尤其是李泰,在他看來,李世民對他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了,他這輩子,應該是真的沒有問鼎九五的希望了,這反倒是讓逐漸接受現實了的他,更加沉下心來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