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擺鐘(第2/2頁)

孫享福笑著朝馬林搖了搖頭道,“陛下要將其造大,是因為他想利用咱們這種精準的計算時間的鐘表,給百姓帶來方便,咱們將其造的小,除了能夠為咱們增添一件暴利商品之外,還能讓這種精準計算時間的功能,走入到咱們的工業之中去。比如,你們澆築冷卻鋼模的時候,師傅們,都是靠經驗,掐個大概,有了這些能夠精準計算時間的鐘表,你們只需要將最佳的冷卻時間摸索出來之後,讓所有的工人掐著標準時間來做,這樣,生產東西的時候,便能夠做到標準,又能做到高效,因為,你們不需要浪費那麽多經驗豐富的熟手工匠在這個環節了,只需要派一個熟手工匠,帶著一些會看鐘表的人,就能夠完成工序。其它,各個生產環節,也都是如此。”

精準的時間計算,是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不可少的一環,孫享福只是這麽一說,像馬賽於傑這種接收能力比較強的小年輕,瞬間就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想到了很多將其應用到工業中的好處,想來,今後不管是冶煉,還是陶瓷,琉璃的燒制等等項目,都會有一輪大的進步改革了。

當然,像馬林張全這樣的思維已經有些僵化,越發走上了產業管理,遠離技術研究的道路的人,更在意的是暴利賺錢的事情。

他們已經想到了孫享福剛才所說的,將其造成能夠計時的精美裝飾品之後的價格,只怕到時候,所有的權貴富豪階層,都會為這種精美的鐘表,掏一次腰包。

對於幸福村名下各產業分廠的選址建設,孫享福是愛莫能助的,因為他被限制了活動區域,不能出九垸縣,所以,只能靠他們幾人自己多在周邊跑跑了。

倒是長孫無忌,先一步將長孫氏的食品廠分廠,設在了紀南縣,那邊有四萬多戶百姓,未來,能夠招募足夠多的工人。

倒是馬林張全等人帶過來的另一個消息,讓孫享福興奮了一把。

造船廠的生產速度提上去了,最多到了明年五六月份,二十艘經過更合理的改良的包鋼大船就可以下水,也就是說,明年夏天開始,遠海探索船隊,就可以踏上他們歷史性的征程了。

說到這個問題,打開了擺鐘的後蓋板,一直在觀察擺鐘內部運作的李淳風有話說了,道,“貧道明年也想隨海外探索船隊出海。”

聞言,孫享福有些發愣的看向李淳風道,“你該不會是想驗證我當初說的那些吧!”

李淳風點了點頭道,“其實,我在用望遠鏡看過月亮之後,就已經信了你之前所言,事到如今,我覺得,應該讓世人知道一些真理了。”

孫享福再度道,“道長可要想清楚了,一旦證實了這個道理,那麽,首先就推翻了儒家的天圓地方之說,整個世界的文化知識格局,可能會面臨一次大的變革。”

“呵呵,別裝作一副想要勸我的樣子,其實你知道,我去的話,船隊安全返回的幾率會更高,就算我證實了大家現在所處的世界是圓的,最先提出這個想法的人,也還是你,怎麽跟別人解釋,也是你的事情。”李淳風看了一眼一副假惺惺的樣子勸著自己的孫享福道。

孫享福被拆穿,也沒有不好意思,笑了笑道,“到時候事實擺在大家眼前,根本就容不得任何人質疑,我倒是不用怎麽解釋,這樣吧!我去信一封,把趙龍和明年即將出海的主要成員們都請來九垸縣過年,在這段時間,咱們也把可能遇到的情況,以及這次出海,需要完成了任務擬定一下,做個詳細的計劃出來。”

“這方面你就看著辦吧!反正他們都來,也是你招待,不過,所有出海的船員,都得讓貧道看看面相,有短命之相的人,一個也不準出海。”

孫享福聞言莞爾,如果李淳風說自己出海能夠提升大家安全返回的幾率是這方面的話,他真不好說什麽了,倒是他在望氣方面的學問,孫享福覺得或許有用,這種‘望氣’,可不是說的看人的氣色,而是看天的氣色,預測天氣情況,在海上的時候,準確的把握天氣情況,可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孫享福最關注的,永遠是農作物引進。

其實,這次出海,他本人親自去才是最合適的,因為,來自後世的他,更知道哪些作物是對大唐有用的,如何保存這些作物的種子被帶回大唐之後,還能種植,可是,現在他被皇帝限制了自由,而且,種稻研究,也才剛剛初步展開,他根本走不開,所以,他的目光,只能往前來看擺鐘的幾個農門子弟身上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