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2/3頁)

十倍是什麽概念,老百姓們根本不懂,他們只知道,如果自家地裏,也種出這樣的菜苔,還可以一直收割的話,那麽,這菜苗,它就像一顆搖錢樹一般了。

因為,十月過後,北方開始落雪,綠葉子菜的價格飛漲,碼頭上,來收菜苔的商販,都是以兩文錢一斤以上的價格收購,反正到了冬季,青菜一路運到北方,也不怕壞,到了長安,渭南等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的時候,這菜價可就不是兩三文錢一斤起了,至少是五文錢一斤起賣,品相好的,賣給酒樓,十文錢一斤,都有人要。

所以,聽到孫享福講到這裏的時候,大家都激動了。

只見孫享福拿起了一把剪刀,像給花樹修枝一樣,專剪那些帶著小花苞的莖葉,並非是齊根剪斷,而剪一大部分,留一個樁在那,然後,他又指了指被他剪出來的那個莖樁道,“大家看見沒有,留出這差不多三成的主莖在苗物上面,在大葉之下剪斷,只要收割完馬上追肥,很快,剪斷的位置,就又會長出兩個,或者三個小枝來,慢慢長的跟之前的主莖葉一樣粗,這幾顆,就是我之前剪過的。”

孫享福在一個沒有剪過的苗物上收割完之後,又指著一棵已經收割過一次的苗物道,“這樣收割的話,咱們收獲到的菜苔,都是上段最鮮嫩的,炒食起來口感也好,還能讓這株成苗,繼續茂密的生長下去,不會像以往那樣,收割兩輪之後就會死掉,只要及時追肥,一年收割十幾輪,都是沒有問題的,今年一二三號院的種植的三千畝紅菜苔,僅僅收割了一個月左右,除去自家食用的,還向外銷售了超過兩百多萬斤,一直持續收割到明年的話,那麽,至少可以向外銷售超過八百萬斤,那可是一千六百萬錢,一萬六千貫呐。”

三千畝菜地,除了供自家食用,還能創造畝產值超過五貫的利潤,這可是能與早前幾年在長安種植的哈密瓜,棉花相比了高產經濟作物了。

而且,孫享福這是說的保守數據,青菜這個東西,你如果按重量算產量,那真是很不好算的,一畝紅菜苔,你每天都去掐長好的菜苔,幾個月下來,別說像後世的萬斤起步,起碼五六千斤是有的,因為一畝地可以種三千多株紅菜苔,每天每株就算只掐一條,三千多棵,那也是三千多條,至少重達好幾十斤,持續一個月下來,就是一兩千斤,四個月下來,那至少就是五六千斤,三千畝,那可是一千幾百萬斤的產量,孫享福直接少說了近一半。

要知道,後世有菜農一畝紅菜苔一個冬季出了將近兩萬斤菜心的,這東西,可是有肥有水就能長,最好伺候的蔬菜。

和大家算完這個數,孫享福直接就聽到了滿教室,過千個百姓粗重的呼吸聲,因為大家都看到了之前被孫享福收割過的主幹莖上,長出了三四條小莖葉,看樣子,要不了多久,又能長成,這要是一個冬季都這麽長,那得收多少?而自家要是多種幾畝的話,還了得?

看到大家這個表情,孫享福呵呵一笑道,“現在,大家知道農業技術的重要性了吧!它能夠放大你們的產出,讓你們賺到更高的收益,所以啊!你們要用心學習,還要盡力的,將這些技術傳授給不知道的人,讓大家都能夠富裕起來。今年已經種下的紅菜苔,只要收割按照我教的方法來,及時追肥,產量也會翻幾倍,大家一定要給沒來聽講的人們都宣傳宣傳。好了,今天的種植課,就講到這裏,下面,是烹調課,稍後,我還請了我美麗的夫人,來給你們上舞蹈課,我可不是顯擺我夫人漂亮,是因為冬天了,大家要多活動身體,才能更加健康,可不能吃飽了飯,盡窩在被窩裏長肉了,太胖了可是容易生病的……”

民學教師的氛圍每天都是這麽輕松且熱烈,很多人,都已經把來這裏聽課,當成了每天必須要做的大事情,因為,每天他們都能有那種頓悟了一般的進步,而且,他們也會像孫享福所說的那樣,將聽到的知識,向外傳播了出去,讓九垸縣,在整個山南道地區,像一個發光體一般,照耀著所有人的成長。

當然,這個發光體,也會吸引很多外來客,王旭,就是九垸縣今天來的一個大客人,他不光是自己來了,還帶來了近百個家族的代表,等到孫享福夫婦從民學教室出來的時候,他已經拉開了馬車的車簾,恭請孫享福上車。

“正明兄似乎很喜歡現在的狀態啊!”

“所以,你寧可在外面吹冷風,也不進去打攪我是吧!”孫享福說著,也沒矯情,一腳踏上了王旭的車駕,又轉頭朝虞秀兒道,“你們先回去吧!我今晚去吃大戶,拖家帶口的就不好了。”

王旭聞言莞爾,朝虞秀兒施了一禮之後,才登車起行,馬車直奔縣城內現在唯一可以招待上百位豪客的一間酒樓,當然,這也是九垸商會的產業,名字就叫九垸大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