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2/2頁)

孫正明是誰?

整個大唐,除皇帝以外,名望最高的人,所有農,工,商三大階級的百姓,都認可他,這就占據這個社會的一多半群體。

只要再將他捆綁在世家利益集團上,那麽,至少,皇權對於他們,將不再形成威脅了。

因為,獲得了世家階級支持的孫正明,等同於獲得了士農工商四個社會主要群體階級的支持,李世民再能,也不可能戰勝全天下人。

當然,也不是說,百姓在李世民和孫享福之間,會選擇孫享福,而是說,當李世民想有所作為,來對付他們的時候,可就難了,因為有人擁有足夠的力量可以阻止他,而為此,他們世家,要在思想,和行動策略上,進行一次大的轉變。

因為,首先,他們要取得孫享福的認同,那麽,過去的那些靠剝削百姓勞動力,壟斷知識等等的老舊模式,他們都不能再用了。

王浩生前給他們提供參考的模式,是以資本為上。

世家門閥現在已經失去了對知識的壟斷權,因為李世民和孫享福大力的推動了教育體系的發展,他們也失去了剝削百姓的能力,因為李世民和孫享福大力的推動了新的律法,和民權制度改革。

那麽,他們現在僅剩的,就只有資本了。

歷史上的魏征,是要用道德和律法,給君權上鎖,然而,未能成功,有夢穿經歷的王浩,在夢裏面讀過偽歷史,經過總結,他得出的結論是,君主獨裁制,必定不能長久,而且,第一次和孫享福深聊的時候,就把這個問題點了出來。

王浩覺得孫享福是這個世界上絕頂聰明的人,在有了自己的提示之後,他肯定會想辦法扭轉這個局面。

因為,有一點他十分堅信,這個大唐,被孫享福建設的越是漂亮,美麗,發達,他就越發不想有人輕易的破壞它,而最容易破壞這樣美好天下的是誰?

是內部,是君主。

開國的幾代皇帝,就是把江山打造的再好,也是經不起後面一兩個昏君亂搞的,不需要頂尖聰明,稍微有點聰明的人,都看的到這一點,尤其是漢末以來,王朝更替頻繁的這個時代。

而想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就肯定會走到王浩之前的思路上去,君主立憲,財團聯合議政,讓掌握了資本和資源的大家族,一起掌握政治。

王浩的這一套,簡直就是為這些世家設計的最好的出路,所以,即便對王家非常的敵視,對王旭這個年輕的王氏家主非常的不看好,他們也選擇了前來赴宴。

畢竟,這個東西在他們看來,是非常有可能成功的,而成功之後,則是避免他們這些世家,在這一輪民智大開,整個社會階級大洗牌的浪潮中,被其它階級淹沒。

當然,在他們沒有把握挑戰李世民的統治地位的時候,誰也不敢把話說明,他們現在,只想推舉一個最能夠促成這件事情的人出來,作為他們的領袖。

甚至,他們都不急著在李世民這一朝就把這個問題解決,即便再等個二三十年,下一代皇帝上位了之後再發動,他們也是可以接受的。

前隋開國也很強啊!還不是一樣幾十年就亡了,李唐雖強,但只要用的方法得當,也未必不可能在幾十年後,被他們搞倒,然後最終建立起一個由世家財團聯合議政的新國度。

這麽前後算下來,被罷官除爵的孫享福,就成為了他們的首選。

他有足夠的能力,足夠的能量,足夠的民心支持,而且,他足夠年輕,熬死李世民之後,他應該還正值壯年,簡直各方面都完美。

只是,目前他們碰到的問題是,孫享福並不配合他們,那麽,如何讓孫享福配合他們,就是他們現在想要做的事情了。

王浩在死之前,就料定了孫享福不可能配合這些人,所以,他安排了一系列的離間李世民和孫享福關系的計策,當然,這些,都還只是開胃菜,他把大的方向指出來之後,王氏的族老會,以及各家的智囊團,都開始對具體的行動,進行謀劃,補充,而這次宴會的主題,其實就是他們各家在深思熟慮之後,相互之間的一個交流,以求達到在未來的行動中,統一步調,逐步的完成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