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審問(第2/3頁)

“李相和杜尚書言之有理,那我等,就開始吧!”

和聰明人一起辦事,能省很多心,有了李靖和杜如晦的建議,整個辦事效率就高了很多,當然,孫享福本人的主要審問對象,只是王浩一人。

在進入關押王浩的牢房之前,孫享福好好的將抓捕王浩的整個經過在腦海裏過了過,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整個過程中,王浩太淡定了,要捆他,他便伸手,要關他,他就進牢房,給吃的,他吃,給喝的,他喝,幾乎不提什麽要求。

最關鍵的是,他沒有那種理想崩塌了之後的頹廢。

這就不得不讓孫享福深思了。

“正明兄總算是來了,感謝你的招待,我這輩子還沒吃過牢飯,想不到味道尚可,比夷州島那些土著部落的人吃的還要好些。”

“是麽?你既然知道我要來,那麽,你知不知道,我要問你什麽?”

看著案幾上,空空如也的餐盤和湯碗,孫享福再次確定了自己剛才的想法,王浩太配合,太淡定了,他所持的是什麽?

“這個一點都不難猜,你最大的優點,就是在乎別人的感受,巴不得每一個人都能很好的活著,即便是一個囚徒,你也不允許他沒有下線的受非人的痛苦,似乎,在你的心裏,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上的人,都應該滿足一種最低的基本狀態,我不知道用什麽詞匯來形容你的這種想法,反正,不同於常人。而我,恰恰與你相反,我從來不在乎除了聽從我命令以外的任何人的感受,他們是自然的老死去,還是意外的慘死,對於我來說,都是死而已,沒有什麽可憐憫的。所以,你來找我,無非就是想要問我,還能夠記住多少屬下的人的姓名,讓王家的人,少受罪,快速的幫你化解定襄城的潛在危機。”

來自於後世的孫享福,當然與這個時代的人有一種不同的世界觀,這是作為一個後世人從小潛移默化到骨子裏的東西,當然,不是專門跳到很高的高度去分析,是不可能看出孫享福與別人這種微小的差異的,這也說明,王浩,把孫享福分析的很透徹,甚至看到了他的性格根本上,比和孫享福一起生活了許多年的虞秀兒都還了解他。

“你既然知道我要問你什麽,那你準備好怎麽回答我了嗎?”

“如果正明兄帶了紙筆過來,我很願意幫你寫一封信,一封比王氏家主令還有用的信,這封信,能夠幫你快速的,將我屬下一大部分人找到。另外一部分人,我只能說盡力,因為我昨晚說的話沒有騙你,一個人能夠記住幾百人的姓名,身份,已經很難得,即便是我專門經營了這麽多年,也最多只能記住一兩千人,還有很多人,我是真的忘了,在許多年沒有收到我的命令的情況下,我不確定他們還聽命於我,或者,尚在人世。對了,在大唐,選擇效忠一個人,好像並不犯什麽法,因為,他們沒有做什麽實際犯法的事。當然,如何去處理這些並沒有犯法的人,就是正明兄你該頭疼的事情了。”

“張軻,拿筆墨過來。”

再度得到了王浩輕松的配合,就讓孫享福更加好奇了,王浩剛才說的這些話,他至少信了九成。

作為一個上位者,孫享福自己,就經常因為要記住太多人的姓名容貌而頭疼,正常人,能記住幾百個常聯系的人,就已經是很了不得的了,王浩居然能記住一兩千人,腦力不可謂不強大,而如果真正涉及到的人,達到兩三千人的話,怎麽處理他們,還真是個難題,畢竟,其中大部分人,並沒有實際做出什麽危害他人的事情。

待得王浩開始從主要人員開始寫信和默寫名單的時候,孫享福終於忍不住了,道,“王浩,你的表現太奇怪了,你不應該是個認命的人,這些人,都是能幫你完成理想的根基所在,正常情況下,只要你還沒有死,應該都不會輕易的放棄自己的理想,放棄他們,可是現在,你居然沒有任何猶豫,就選擇將他們交給我,這不是你,你究竟還有什麽底牌?”

王浩聞言,手上的毛筆依舊沒有停,臉上卻是淡淡笑道,“原來,我只以為是我單方面的了解正明兄,看來,正明兄也是比較了解我的。定襄城的事情沒能成功,那麽,我在王家,甚至正給北地布置的人,其實已經沒有了用處,正明兄你知道的,我的理想,並不是做王家的家主,成為一個在家族內呼風喚雨的人,所以,將他們交給正明兄你,讓他們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太原王氏根系龐大,光是本族人,就高達二十多萬,依附者更是多如牛毛,不好計算,早幾年,三位嫡公子爭奪家主繼承人的位置,這二十多萬族人,或多或少,都選擇了站隊,王浩沒有王麟的囂張,王旭的驕傲,為人謙和,處事果斷,鐵杆支持者,其實是三人中最多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