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全面布局(第2/3頁)

康,石,安,吐火羅,火尋等安西大都護府地界的十幾國,在歸入大唐治下之後,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當地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了很多。

因為,成為大唐子民後,不僅是將他們農牧業方面的稅收降到了一個極低的標準,商業貿易方面的稅收,則是低到了幾乎忽略不計。

原本,他們走一趟中原,要經過很多個國家,每個國家,都需要繳納過路稅,入城稅等,通常,繳納的稅收,比其貨物本身的價值,還要高的多,致使他們不得不以更高的價格出手產出的貨物,導致每年向外銷售的量非常小。

現在,則完全不同了,往中原地區,他們不需要繳納任何通關,過城的費用,只需要在交易的時候,交一道交易稅即可。

同時,也不需要花大量的錢財來供養軍隊,這方面全部由大唐朝廷負擔,當地青壯被選中,去當兵的話,不僅吃喝不愁,每個月,還有較高的軍餉拿。

而且在大唐的各項技術支持下,當地百姓的生產力,也在快速提高,原先一些他們並不知道可以賣錢的東西,在朝廷派駐的官員在當地上任之後,也能賣出高價了,而且,這些官員是真好,去到當地,就會幫助他們發展產業,盤活經濟,引進更先進的農牧業工具,技術,等等等等。

這些東西,都能給西域諸國的人當作實例來看。

宴會一開始,通常會吃到黃昏才結束,大多數事情,也都在這個吃吃喝喝的過程中敲定了。

由於虞世南的年齡太大,不適宜操勞,李世民讓孫享福暫時替代他完成禮部尚書的職能,接待外國來賓,同時,也將天下第一運動大會的一應事務,全部交給孫享福總覽,馬周副之。

安防方面,則由李靖為總調度,杜如晦,侯君集,牛進達等人副之,算上安北軍,此次在定襄用以維持次序的兵力高達二十多萬,人雖然龐大,但任務也十分艱巨,因為算上大唐本土的看客,定襄城可能會匯聚超過三百五十萬人。

至於李世民本人與房玄齡,則是會在開賽前的一段時間內,針對馬周提供的一些信息,制定好對西域的全盤布局,按照孫享福說的,整個西方世界,有大於大唐本土五倍以上的商業市場,將其深度開發出來,大唐每年在西方的盈利,就不是現在了一千多萬貫了,至少能再番個兩三倍。

而且,為了達到朝廷的政治目的,李世民還需要約見本土的很多勢力,調動相應物資。

比如上齊城的五家,他們所開辟出來的一千多萬畝田地的產出,就需要貢獻出來,因為,他們所在的位置,距離奧古茲國不到四千裏,距離佩威涅格,烏古斯和可薩汗國的距離,也不到七千裏,比中原直接向這一地區供應,近了八千裏以上的距離。

這就是他們當初去邊地開發田地的好處了,同樣是種糧食,他們的糧食,可能會賣出中原地區的兩到三倍的價格,因為,外國佬都缺糧食。

再有如許敬宗這邊管理的,已經將高昌,龜茲,於闐舊地全部輻射到的泰安城,也需要與麴文泰等當地的大地主談。

這一地區在以工業為主的泰安城建設好之後,生產力提升了不止兩個档次,耕地面積,也突破了千萬畝,他們的產出,走疏勒,過蔥嶺,到達吐火羅郡,不過是三四千裏,而到了吐火羅,就可以往波斯輸出了。

同樣是因為近,他們比中原地區向那邊輸出糧食貨物的成本低很多,而這種能夠解決波斯的存亡問題的戰略物資,價格方面,肯定也是隨他們喊。

在李世民與各國的領導人會面之前,大唐內部,就需要先達成統一戰線,這可是大家都得利的好事情,沒有誰會反對,所以,整個大唐的所有階級,對於運動大會,都是樂見其成的,因為大家都會得利。

然而,也還有一個異類存在,那便是王浩。

兩日之後,當孫享福打馬入定襄的時候,人群中,一個纏著頭,滿臉大胡子,看上去就像個中亞地區人的王浩,用比較復雜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即便是自負如王浩,他也不得不承認,孫享福比他強太多。

張誠那個蠢貨被程處默盯上了,若不是他發現的及時,現在,恐怕早就被程處默抓到了,他只好順勢將張誠這條線,轉換成一條迷惑程處默的假線。

然而,這麽做,就讓他的人手十分的不夠用了,因為,每次給張誠下命令,他都需要轉很多道彎,而且,使用過了的人,他不敢再使用第二次。

孫享福屬下的情報人員太厲害了,若不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知道了這些情報人員手中的望遠鏡的性能,他至今還不知道為什麽唐軍每次戰爭,都能夠輕松獲勝。

他現在,甚至都不能確定自己的計劃能夠成功了,因為,他已經無人可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