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出手(第2/3頁)

在他們出發的次日清晨,孫享福便領著自己的二百鐵甲護衛進了黃岡縣城,而且,過百條萬石大船已經向黃州碼頭靠了過來。

孫享福冒著淅瀝瀝的春雨入城,直奔常平倉庫房,他的懷中,有昨夜由無影兒送給他的常平倉出入賬冊。

“敢問大人是何官職,為何領兵闖入我黃州糧倉重地?”在常平倉的衙房值守的司農官黃富一點也沒有慌張之色的向孫享福等人問道。

在這黃州地界,他可不怕朝廷派官來查,因為一切準備,早已做的妥當,根本不怕查。

“本官,農部尚書孫正明。”刻意的低頭看了一眼腰間的金紫色魚符道。

“農,農部尚書?”

武將看軍銜,文官看魚符,只有正三品以上的大員,才有金紫魚符可以佩戴,而且,孫享福的魚符,是由兩棵黃金麥穗包裹成的一個圓圈,中間團著紫色魚符,這正是農部一系,最高級別的印信,看到這個印信,即便是早有應付朝廷盤查的準備的黃富,也大吃一驚。

此前,武士彟也會常派總管府的幕僚到各州盤查,但是基本上都是隨便問問,吃吃喝喝一頓,就走了,今天,卻是農部的一號天官親自前來,這是有大事情要發生呐!

“下官黃富,拜見尚書大人。”

“黃司農免禮,本官問你,黃州常平倉內,現有多少米糧?”

說到這個,黃富的頓時便覺得腰杆子硬了很多,躬身抱拳道,“稟尚書大人,黃州常平倉庫內,現有糧一百八十萬石,其中,已經碾好的大米六十萬石,未碾的稻谷一百二十萬石,分別倉儲於境內四個縣城的常平倉內,其中黃岡倉最多,有米三十萬石,谷八十萬石,現都在庫內,一石都不差。”

一個只有四個縣的州而已,糧倉裏能夠囤積一百八十萬石糧食,可見其糧食儲備有多充沛,光是這些糧食,就足夠黃州十幾萬人口吃兩年都吃不完了。

可是,這常平倉的糧食,可並不是屯的越多,就越好。

屯的多,只是說明,周邊地區百姓的糧食,都集中到了他們黃氏的手上。

畢竟,黃州的田地就那麽多,黃氏名下的田地,加上之前買了武士彟推銷給他們的周邊的田地,也不過一兩百萬畝而已,就算豐收,以黃州這邊的產量,也絕對超不過六百萬石谷,從去年秋收,吃到今年三月的消耗,還要再除去繳稅,向外售賣的兩三百萬石,再加上百姓和黃氏手中自留的食用糧,常平倉居然還有近一半量以上的存糧,這個數據就一點太不正常了。

孫享福並沒有懷疑黃富說的話,因為,這個數據與他拿到的賬冊上的數據,完全一致,而且,看黃富挺直了腰杆說話的氣勢,他也知道,倉庫裏,確實有他說的那麽多糧食。

“如果,本官也用你們黃州常平倉的價格在市場上收糧食,倉庫裏現在別說是一百八十萬石糧食,就一千八百萬石糧食也有。”

孫享福語氣突然冷下了,卻是叫黃富一愣,道,“大人,您這是什麽意思?”

“什麽意思?長安今年的米價也不過一百文一石,而整個山南道地區的米價,自去年秋收起,就一直維持在八十文一石以下,你黃州常平倉,卻是以一百六十文一石的價格收糧入庫,不說大米,百姓手中所產新谷,價格不過每石六十文而已,而你們卻是以一百四十文一石的價格入的庫,不需要我去刺史府衙門,還有司戶官哪裏,核對你們入庫的糧食的價格吧!”

聽到孫享福這麽說,黃富就知道,這位農部一哥,是有備而來的,不過,他並不慌張,道,“是又怎麽樣?朝廷的規章制度上面說了,常平倉秋收後以市價收糧,以穩定糧價,又沒有指定具體的價格,黃州的百姓,就愛把大米賣一百六十文一石,谷子賣一百四十文一石,下官也是無可奈何啊!”

“還敢狡辯麽?要不要,我隨便在街上找一個百姓來問一問,你們常平倉在去年秋收之後,是以什麽樣的價格收購百姓手中的大米和稻谷的?”

“大人盡可去抓人來問啊!”

“哼哼,就算你黃州的百姓人人都姓黃,可這些向外出售的交易單據,卻容不得你辯解。”

孫享福說著,一把將有些陳舊的交易單據,扔在了黃富的頭上,頓時,屬下的護衛們也不跟他啰嗦了,一左一右的將他的胳膊抓住,按倒在地上,同時,張軻也一把將他腰上掛著的糧倉鑰匙摘了下來,頓時,如潮水一般的搬運民夫,便推著板車,從街道上湧入了常平倉庫。

而被按倒在地的黃富,一陣眼珠子亂轉,余光正好看見了飄落在地面上的那些交易的單據,正是黃州去年向外出售糧食的一些票據,上面分明寫著他們黃氏的糧店,以每石八十文的價格向外地糧商出售大米,以每石六十文的價格,向外商大量出售稻谷,而他們收百姓手中糧食的價格,只怕比他們向外出售糧食的價格還要低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