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2/2頁)

至於原先的布政,頒政等十二坊之地的朝廷各衙辦公區域,自然是開發城高端房地產,緩解長安城內壓力日漸增加的住房需求,運作的好的話,說不定能把修建新宮一半的費用,都賺回來。

孫享福的整個建議,都獲得了李世民的批準,所以,主要負責建造的閻立德,是來定襄學習這種新式樓宇建築的建造技術的,因為,孫享福屬下最頂尖的建築團隊,都在定襄,這邊目前來說,擁有大唐最先進,最漂亮的建築群。

當然,即便是閻立德和工部的一幹官員學的快,朝廷也有人力,有錢來砸,但真正把整個大明宮主要建築群修建起來,至少也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整個建築群修建完畢,起碼是五年以上的時間,可不會像歷史上那樣,太宗修了一年多停了,高宗接手,修十個半月就基本完成了。

因為,新式建築,需要很多技術,很多工藝,不再是像以前那樣的建築,豎柱子,搭橫梁,蓋瓦,整地磚,立圍墻,就簡單完事了,它落成以後,不說是永久性建築,用個幾十百把年,應該是沒問題的。

有了水泥路和沿途的換馬驛站,趕起路來就是快,即便是冬日裏,孫享福也就在馬車裏打了四天的盹,就到了善陽城下,這種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奔跑的情況下,即便是稍微壓低了馬車的速度,在水泥路上,也能達到日行五百裏左右。

來之前孫享福沒有寫信通知善陽這邊,事實上,信也未必比他的馬車快,等到了城裏,孫享福才發現家裏居然沒有什麽人。

管家劉松將孫享福迎進門之後道,“老爺,二爺和三小姐都去農學院那邊了。”

“農學院?那邊蓋好了嗎?”

“主體建築已經修建好了,其它設施,王家的人要按照二爺的要求慢慢修建,不過二爺不想浪費整個冬天的時間,已經在城裏放出話去,明年開春,農學院就正式招生,想要成功入學,就要先到農學院領取一份農學基礎資料自行學習,等明年的時候,通過了開學考試,才能入學,這幾日,他和三小姐他們,都在那邊發資料的呢!”

“嗯,你去忙吧!對了,讓人將府上的客房都收拾出來,晚宴準備的豐盛一些,我要宴客。”

孫享福在府門前跟劉松交待完之後,再度回到車隊,向閻立德道,“閻尚書,您就受受累,直接跟我去農學院那邊看看吧!”

論到建築方面,閻立德才是這個時代的專家,而且,他不僅會建屋,還是個風水專家,農學院雖然不是孫享福的家宅,可誰叫他趕上了呢!順道就看看吧!說不定孫享福自己設計的這個學院,能給他在建築上帶來一些啟發。

很快,車隊就開始往善陽城東,農學院的方向駛去,而孫享福回到善陽了的消息,也開始在城內傳開,褚遂良等一眾官員得知消息後,紛紛朝學院這邊趕了過來。

農學院的規模,不下於醫學院,幾乎占據了善陽城一坊之地,隔著老遠,與孫享福同車的閻立本就看到了屹立在院墻之內的教學樓,這可是善陽這邊,少有的三層建築。

“正明,用這種樓宇式建築作為學堂,也是為了節省占地面積麽?”

“可不僅僅是節省建築面積,還能更加方便修建供暖設施,而且,如果將其分散成很多間磚瓦房建築的話,就會有很多個積雪的屋頂,這樣,咱們供暖時所消耗的煤炭,就要增加一倍以上,將其修建成樓,天長日久的節省下來,可不是一點點的費用。”

“想不到建房的時候,還要考慮這些問題,老夫受教了。”

“呵呵,不僅僅是這些問題,大型的建築,合理的安全通道,消防設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修建樓宇雖然會多用磚石,少用木料,但也有起火的時候,而這種樓宇式建築一旦起火,則不像普通的一層房屋,大家往外跑就能逃生,通常大家需要走樓梯下樓,而且,樓宇大了,燃燒起來,煙霧很有可能積在室內,這東西,可是比火焰更容易殺人的,所以,咱們在修建新宮的時候,這些問題,也得考慮進去。”

“消防?”聽到一個新詞,閻立德有些詫異的問道。

孫享福忙解釋道,“消除隱患,防禦火災的意思。”

閻立德聞言贊道,“正明考慮的當真周全,看來,老夫去到定襄之後,真要好好的看一看那些新建築的內部構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