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大賞群臣(第3/3頁)

而且,還有激勵他快點生兒子的意思,因為第三個兒子一生出來,就是善陽郡公的爵位。

至於其它的金銀財物的賞賜,幾乎跟張公瑾是一樣的,可見,雖然李世民把張公瑾排在了首功,其實在他心裏,孫享福的功勞還要更大,因為孫享福這邊的賞賜,其實比張公瑾那邊還要厚重一些。

同樣有這種殊榮的還有程咬金,這家夥拿下西域十幾國,方圓數千裏的地盤,功勞也不小,自己擔任安西大都督的同時,次子程處亮,少子程處弼,都封了郡公,庶子程處寸和程處立,封了縣候。

再之後,就是方面軍統帥的功勞了,侯君集蔭一子郡公爵位,李績蔭一子郡公爵位,秦瓊蔭一子郡公,牛進達晉升魯國公,獨孤謀晉升刑國公,舍龍晉升滇國公。

再次一級的房玄齡,李靖,杜如晦,等等等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戰鬥,但運籌帷幄,起到關鍵作用的智謀型統率,都有封賞。

最後就到了蘇定方這一功勞層次的將領了,他被升爵為平壤郡公,程名振,張儉,等都有相應的爵位提升,薛禮,被封了陽武縣候,連柴紹和蕭瑀兩個在蜀中,把工作完成的並不是很完美的人,也都獲得了一定的封賞。

當所有人以為內部軍功封賞環節就要結束了的時候,再度出現了高潮,李世民打破了大唐二品以上官職不設的慣例,封嶺南道大總管,越國公馮盎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這就讓大唐的文武散官序列裏,出現了一個活著的從一品級別的官員,給了十六衛大將軍,十部尚書和宰相這個級別的官員,更高一個層次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