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2/2頁)

這還不算那些沒有足夠勞力支撐的家庭,很多家裏的男人出去當兵打仗去了,還有一些戰死在沙場,永遠回不來了,這些家庭,一般都是由一個寡婦,或者一兩個老人,帶著幾個孩子在打理田地,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完成這些勞作,收割時間過慢,就要擔心麥子過熟,掉在地裏收不上來,所以,他們可能會頂著烈日和田地裏襲人的熱浪,繼續勞作,很多人,可能因此撐不住,倒在田地裏。

這些,都是農人百姓們面臨的問題,而作為國家的管理者,就應該考慮到他們的問題,幫他們解決問題。

當了官,就應該為民做住,成為他們的衣食父母,我讓農部的官員,在這裏辛苦的收割,就是為了讓他們切身的體會到農人的辛苦,想辦法,解決農人的這些問題。”

“泰,今日受教了。”

李泰放下了手上的鐮刀和麥草,恭恭敬敬的給孫享福行了一個禮道。

“別整這套虛的,再偷懶的話,你中午和晚上的饅頭可都吃不著了。而且,你不光是要看到這件事的政治意義,還要看到,工業發達,對於一個國家的好處。這些割稻子的車子,在牲畜的帶動下,一輛車一天就能割過百畝的田地,是一個普通人幾十倍的勞動力,翼公只是帶著兩三千左武衛的士兵,駕馭著一千多架這樣的車子,就能抵的上十萬青壯勞動力發揮的作用。所以,你千萬不要小看了工業的能量,我大唐如果不是發展起了工業,在二十年以內,是根本不可能打敗高句麗的,同樣,如果現在有一個工業比大唐還發達的國家,他們也能像我們大唐打敗高句麗一樣,輕易的就把我們打敗。”

李泰被孫享福這麽一說,頓時愣住了,他的腦海裏,現在浮現的是善陽大閱兵時,大唐將士俱裝鐵甲,各式戰車,火力十足的場景,這些,可都是大唐的工業帶來的,沒有這些東西,唐軍的戰力,怎麽可能變的那麽恐怖。

這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以往只讀聖賢書的他的認知,畢竟,年齡到了十一二歲,他已經開始懂事了,經過反思之後,他開始明白,聖賢書裏說的東西,並不能幫助他治理整個國家。

孫享福,就是要借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具體的事情,言傳身教,板正李泰的思想,免得他讀書讀傻了,被那些腐儒給利用了。

太陽越發的火熱起來,同樣火熱的,還有李泰的身體,他的脂肪,在快速的燃燒,體力,也在下降,最終,他沒能把晚上的那個饅頭掙到,只是割了一畝多地,便不得不隨著大家一起退到農部在試驗田區域辦公的村子裏去休息。

冰鎮的酸梅湯,他喝了兩大碗,幸福村送過來的西瓜,也吃了兩片,等一碗蓋著兩樣清炒蔬菜的米飯端上來的時候,他的吃相,那是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怎麽樣,是不是勞動過後,吃飯都感覺香了?”

“嗯,嗯,這飯菜真香,比皇宮裏的禦廚做的還香,對了,孫師,我加餐的饅頭呢!”

“鑒於你剛才吃了兩片西瓜,水果方面超量了,饅頭,就留著晚上一起吃吧!如果你能在黃昏的時候,把剩下的那大半畝也收割了,晚上你就有兩個饅頭吃了。”

一大碗飯拔完的李泰,顯然還意猶未盡,但是想起了現在吃完,晚上就沒的吃了,他決定還是忍一忍,半飽就好,不然,晚上的時光很難熬。而且,他還準備黃昏的時候,會把剩下的那些麥子也割完,雖然現在他的腰痛屁股痛,但比起肚子餓的做夢都吃被角,他還是寧願勞動一下。

吃完午飯之後,大多數累壞了的官員,便在村裏四處找地方午睡休息,孫享福,則是聽孫大力他們講起了一些幸福村那邊前兩天的收割數據。

“今年這些西瓜的個頭,大多沒有去年的大了,也不夠甜,麥子的畝產,勉強與去年持平而已,看來,咱們的種子,到現在這樣的收成,已經是極限了。”

孫享福聽完之後,瞧了瞧堆在倉庫裏的西瓜,卻是搖了搖頭道,“種子還是在進步的,只是麥子和西瓜這樣的作物,太傷地了,即便是之後會種一季大豆,田地裏的肥力也補不回來,收割完之後,讓大家想辦法給田地裏補些肥吧!後面,咱們要用更多的瀝肥手段,來滿足田地的肥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