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2/3頁)

這還不算二十幾萬各部被俘虜的青壯族兵,這些人,一少部分劃給了商部,去開發鹽池,一大部分,則是和吐蕃人一樣,在關中的行業,成為了重體力勞力者,只要沒有足夠數量的青壯,那些新統治的地方上就不會亂起來,等過渡幾年,當地百姓們的生活都好了,再將這些人逐步放歸,他們回去之後有好日子過了,也就不會再生亂了。

有了寧川道和雲南郡一左一右的夾住吐蕃高原,蜀中之地,就基本不直接與吐蕃交界了,防守壓力會小很多,柴紹軍主力,會在雲南之地整體平穩過渡之後,才撤回蜀中,到時候,也只會留少量常備兵力在蜀中,將一半以上的人,撤回長安。

而真正讓房玄齡無法決定的,是孫享福奏請設立的安西大都護府,這個級別的政治部署,必須得皇帝來安排了,那可是十幾國之地,東西南北超過七千裏,比雲南加上寧川道的地盤加起來還要大的多,總人口,高達兩三百萬人。

如果全部按照大唐規制派官設置衙門,估計光有品級的官員,就得派過去上千人,朝廷現在的情況,根本派不出來。

“呵呵,朕以往只想著征服四方,卻沒有想過,征服四方之後,還會有這麽多頭疼的治理問題。”

守業還比創業難,這是後世早就驗證過的道理,元朝打下的地盤夠大了吧!可是,這個王朝連一百年都沒有維系下來,就分崩離析了,可見,國不是越大就越好,治理跟不上,崩潰起來也快。

“陛下,正明既然只是建議讓陛下派幾個善於處理民族糾紛的官員去西域,那麽,陛下許之便可,這些新臣服的國家,與我大唐,言語,文字,尚且不通,驟然按照我們的方式管理他們,只怕他們也不會適應,咱們只需要管好軍事,不使生出叛亂就好,地方民政,可以讓他們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等以後咱們騰出手來,有足夠多的人才了,再逐步加強管理也不遲。”

別說現在是唐初,就是盛唐時期,大唐的讀書人才湧現出來,治理西域,也面臨很多問題,想當然的把那些地方當成和中原之地一樣來治理,肯定是不行的,這也是為什麽,玄奘在西行歸來後,受到李世民,李治的禮遇的原因,他們太需要搞清楚當地的各種情況了。

“藥師去過西域,對於那邊的情況比朕了解的多,你以為,若是想要將那邊治理的如同我中原之地一般,需幾年之功?”

“幾年之功?只怕幾代之功,都未必能將其治理到善陽,定襄那個程度。”李靖搖了搖頭道。

“為何?”

“差異太大了,不光只是文化,人種的差距,比之漢人與百越,南蠻,突厥人還要大的多,那些金發碧眼,渾身紅毛的西域胡人,咱們光是想要認識他們,都有難度,最關鍵的是,距離太遠了,不可能同步治理,從長安出發往西走,到碎葉城,便是八千多裏的距離,再往西過了恒羅斯,真正開始進入那些西域胡人較多的區域,那至少是萬裏之遙,騎馬一來一回,都是近一年的時間……”

胡人,和西域胡人,其實是兩個概念,像突厥,薛延陀,於闐,龜茲,高昌,吐谷渾這類,位於後世青海,新疆,內蒙古和蒙古的胡人,雖然面相和生活習慣,跟漢人有細微差距,但其實還都屬於亞洲黃種人特征,至少大家都是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只要說的話一樣,飲食習慣相當的話,雜居在一起生活個一兩代之後,差別就不怎麽明顯了。

可西域胡人就不同了,過了恒羅斯,到了波斯,西歐,那邊的胡人,才算的上是真正的胡人,膚色,身形,毛發上面的迥異,像孫享福這樣有臉盲症的人,會完全吃不消,同樣,他們對於漢人的感官,也會是如此,像穿著制式軍裝的唐軍,只要身材相當,他們是分不清楚誰是誰的,想要在如此巨大差異的情況下,將大家融為一體,談何容易。

聽了李靖的話,李世民思慮良久之後,才道,“朕打算大量啟用胡人為官,為朝廷治理這些新疆域,藥師以為可行否?”

李靖點了點頭答話道,“其實,這已是必然之勢,以我大唐如今之疆域,光靠漢人,已經是治理不過來了,而且,西域諸國之中,也確實有一些通文墨,知禮節的人才,再有像高句麗,新羅百濟幾國之地,有民數百萬,不靠本土有才能之士來治理,即便把我大唐所有認字的人都派出來,也未必夠用。”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便開始提筆回復起房玄齡的奏請,先是點了程知節為安西大都督,又給旗下,設了四個折沖府輔助,由他屬下的將領喬師望,郭孝恪,執失思力,契苾何力四人為折沖都尉,從折沖府可從當地召兩萬精銳,並一萬唐軍,充實屬下兵力,也就是說,今後,將主要由這四個折沖府,共十二萬兵馬,鎮守安西大都護府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