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2/3頁)

“正是因為距離遙遠,地方政權獨立,所以,容易形成割據勢力,最終脫離中原王朝,漢朝時期,遼東,遼西,三韓之地,南邊的交趾,日南等地,便是如此。以那時的人口數量和軍事實力,尚且會讓這些邊遠之地逐漸脫離朝廷控制,何況是咱們現在的大唐。”

“那麽,老師以為,該用什麽樣的辦法解決呢?”

“其實不難,既然他們所在的地方處遠,那咱們就設法,拉近與他們的距離。”

“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可孤沒有縮地成寸的法術啊!”

“非是在地域上的拉近,而是在心裏拉近,有一句話叫做,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與海角,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認識我。”

“呃,這句話是什麽意思?”李承乾有些發懵的問道。

“意思就是說,地處偏遠的百姓,都不認識你,叫他怎麽尊重你,愛戴你,心甘心願的臣服於你?這個,其實有一個成例可看,就是陛下與善陽的百姓。在陛下北巡之前,這裏的百姓,根本沒有見過陛下的風采,他們只是因為突利和頡利的戰敗,不得已,而順從了我們,之後,他可能會感激給他們帶來了好生活的我,或者是雇傭他們做工的雇主,或者是高價收購他們手中牛羊的商賈,可他們不會將這份感激,加到陛下頭上。可陛下北巡之後呢?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他給百姓們帶來了禮物,免除了百姓的人頭稅,給當地的商賈們帶來的生意,宣揚武力的同時,關心,問候老百姓的生活情況,將自己的仁厚,威儀的形象,留在了百姓的心中,所以,這裏的百姓愛戴陛下,與陛下是一條心,那麽,他們就不會輕易的反叛大唐,在陛下北巡的時候的善陽,對於大唐來說,就是北方的偏遠之地。”

聽到孫享福的這一通講解,李承乾恍然大悟道,“孤明白了,老師的意思是,讓孤多在民間走動,與百姓溝通,樹立自己的形象,讓他們與孤一條心,心近了,距離,自然也就近了。”

“嗯,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實,做皇帝,並非需要有各方面都有強於別人的才能,只要能做好民心工作,這個國家的發展就不會太差,因為,國家那麽大,在各個方面有才華的人會有很多,作為皇帝,可以利用大家的才華,來幫自己管理國家。

比如,房相的謀略方面勝過陛下,陛下就把政治上面的事情委托於他。

李相的軍略方面勝過陛下,陛下就把把軍略上面的事情委托於他。

老師我在種田的方面勝過陛下,陛下就把種田的事情,委托於我。

但要強行讓陛下把我們這些人的本事全部學去,卻是有些強人所難了,畢竟,人無完人。

陛下有陛下的長處,他心胸寬廣,虛心納諫,憐憫百姓,善交際,明得失。能將各方面控制的很好。

那麽,太子你覺得,你自己有什麽樣的長處呢?”

“孤,孤的長處,是演戲啊!當然,樂器唱歌,也都不差……”

說到後面的時候,李承乾的聲音明顯變小了,因為,他發現孫享福臉色沉了下來。

思索良久之後,孫享福才道,“作為一個帝王的繼承人,僅僅只是會唱戲的話,肯定是不夠的,它頂多能給你在獲取民心的時候,加一點點分,至少,你還要需要學會明得失。接下來,老師會派你到善陽的各行各業去實習,到時候,他們所有的人都不認識你,也不會把你當太子,而只是當一個普通人,你在接受各種不同的工作的時候,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當然,你也可以把它當成是一個角色扮演的遊戲,當你知道這個國家的各行各業的人的需求是什麽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怎樣衡量得失了。”

孫享福先給李承乾定了一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總基調,再圍繞這個基調,展開具體行動,整個做皇帝的事情,看上去就簡單的多了。李承乾只需要通過對各種職業的實習,讓自己知道,這個行業的人,想要得到什麽,到時候他做皇帝的時候,就知道如何讓這些人歸心了,同樣也知道,做什麽事,會讓自己失去民心。

所以,李承乾的第一次職業體驗開始了,木工廠的一個組裝工人,體驗時間,半個月,之後,孫享福會讓他寫一篇體驗感想,然之後,從店鋪的銷售,掌櫃,賬房,到街頭的小販,酒樓的雜役,牧場的屠宰工人,甚至是治安署的巡丁,小吏,等等等等,只要他還在善陽,數十種職業,每個職業,他都要體驗半個月,然之後寫體驗感想。

當然,孫享福也不會只是給他換身衣服,就把他丟出去體驗,必須要的安全措施,是肯定會有的,而且,所有他體驗的地方,都盡可能選擇不認識他的人,保證其體驗的真實性。